家乡的年味是我们每一个人通辽人的美好回忆。随着时代变迁、新旧更替,虽然各种春节习俗在人们心目中已渐渐淡化,但传统的春节仍旧散发着它迷人的光彩,在每个岁末年初与我们不约而逢。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留住那些渐行渐远的记忆,通辽汉语综合广播评论中心《行风热线》节目在年春节期间推出“年代?年味”,记者通过走访不同年龄的普通百姓、本土作家等,回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年后过年的变化,探寻通辽人记忆中的“年味”,表达对传统新春佳节的祝福与期待,展现通辽百姓生活的幸福和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丰富多彩年夜饭螃蟹大虾上桌来
90年代,通辽百姓餐桌上的年夜饭开始有了明显变化,鸡鸭鱼肉成了重头戏,还会去集市上购买一些平时舍不得买的烧鸡、烤鸭等。有的家庭仍然忙前忙后准备家宴,但也有图省事儿的,年三十的饺子直接买速冻饺子,年夜饭上开始出现螃蟹、虾之类的海鲜,有的富裕家庭,开始选择去饭店吃年夜饭。
百货大楼走一圈穿着新衣过大年
90年代,过年前大人们置办年货的时候都会给孩子们买上一身新衣服,手工活好的还会在家做棉衣棉裤,新衣服要等到大年三十才能穿,代表着辞旧迎新,小孩子们过年之前每天都会偷偷把新衣服拿出来摸一摸,放在身上比划比划再放回衣柜里。
年的通辽百货大楼
爆竹声中一岁除各类礼花品种多
90年代,通辽的烟花爆竹市场开始丰富,大地红、啄木鸟、钻天猴、各类礼花让大年三十的夜空无比绚烂,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政府组织燃放大型烟花,明仁大街、和平路被人挤得水泄不通,老百姓出门“走百病”。
全家团聚庆新年才艺表演贺新春
90年代,卡拉OK机、VCD影碟机等走进寻常百姓家,多才多艺的家庭成员在除夕组织家庭联欢会,孩子们拿起话筒卷当主持人,为大家报幕。每个人都极力的展现才艺,为大家带来欢歌笑语,通辽百姓家里开始出现游戏机,那时候插上一张游戏卡,怎么玩都不腻,到了过年的时候可以玩到很晚家长们也不责备,是让孩子们最开心的事儿。
春节旅游去海南打个电话拜大年
年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法定节日加上倒休,全国放假7天,富裕起来的通辽市民开始出现旅游过年,而四季如春的海南、云南成为首选。90年代,固定电话逐渐走入千家万户,电话拜年逐渐兴起。
90年代,每年春节前后的哲里木广场还会举办买即开型刮刮卡彩票活动,大奖是一台夏利牌或天津大发牌的小轿车,人山人海的场面十分壮观,遍地的废彩票、2元抽汽车的广告语成为很多通辽人心中难忘的记忆。
明天,让我们一起看看年以后,通辽人怎么过年,待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的《元日》把春节的景象描写得淋漓尽致,浓浓的春节气息透过诗词跃然纸上。春节是中国人特有的传统节日,也是最能反映中国时代变迁的一面镜子。
从前有物资匮乏的不便,却也有年味浓重的热闹,如今虽然有传统逐渐被淡忘的遗憾,但也涌现出了新时代花样迭出的活力。几十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不变的是我们回忆里那些有关春节的美好往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独家记忆,这些都组成了我们通辽人的岁岁年年,每一帧,都值得珍藏。
来源:通辽广播电视台融媒体
审核:胡建国
编辑:吴佐政杨庆鑫
点击加入“奈曼党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