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重庆人来说
小时候最开心的事情
除了过年就是参加婚礼了
不仅可以看美丽的新娘
还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东西
十几岁左右的姑娘
还可以跟着队伍一起去送亲
当然每个地方的具体习俗
还是有很多的差别的
但是大体上的形式是差不多的
触摸妹以自己参加过的婚礼
来说一下小时候农村人的结婚
农村人结婚是很讲究的
不管是结婚的时间
还是结婚的地点方向都很讲究
下面和触摸妹一起来怀念一下
小时候农村结婚的那些风俗吧
媒说
到现在这个程序在很多地方也都还有,倒不是因为迷信,也不是因为父母有多大面子。实际上是父母为了替子女把好关,考虑到一些门当户对等方面的问题。还有的女方父母确实也有明媒正娶的思想,总之,父母自有父母的一番良苦用心。定亲
男家合婚满意后,就由媒人将男方庚帖送女家“开合”,然后双方商定聘金数和嫁奁厚薄等,称“议聘”。再由男家遣人到女家“小定”,以戒指及四样礼物为聘,女方以鞋袜等回礼。再由男家送聘金、彩礼及“糖金奶”。待择定婚期,通知女方,名“送日”。双方都设宴请客,称“饮定酒”,客人要送陪嫁品。送年月
定亲过后,男女双方感情到了稳定的状态,此时就由双方父母商定结婚的日子。结婚程式好了,进入正题了。婚礼一般是三天,第一天称为搬弄,也就是搬东西,第二天为正宴,第三为复宴。在农村结婚和城里不一样,没有什么请帖之类的东西。都是由家里比较年长的人,挨家挨户通知。另外,那时候办酒席不会到酒店,都是请村里的大厨,比较能做饭的妇女,过来“帮忙”。于是大家都扛着自家的桌椅,碗筷,去帮忙。长板凳
四方桌
百家碗
能干的妇女们在前一天就开始准备第二天宴席的工作,洗碗,备菜,等等。
迎接客人:结婚当天早上,新郎就要大声的放喜庆的音乐,新郎父母要在太阳出来之前把香火、蜡烛点上,上面还要放上平时照的镜子,秤杆。新郎的家人还要准备一大锅的肉丸子汤准备招待即将来帮忙的村里人。
准备饭菜:音乐响起来后,村上帮忙的人陆陆续续也就起床来新郎家帮忙了,先吃饭,吃过饭后,开始分配任务,年轻的要跟新郎一会去迎接新娘,年龄大的一会准备帮忙抬嫁妆,还有就是请的本村的厨子,吃过饭就要忙活做招待客人的饭菜了。
准备红包:新郎的父母还要包红包,备用。看时间出不多九点多钟了,新郎就要去迎接他的新娘子了,新郎家人要找两个女的当娶女婆,娶女婆拿着红伞,新郎在手捧鲜花离开家门之前要放一挂鞭炮,坐上花车,花车出村还有讲究,就是“出东进西”,出村时要往东走,进村时要在村的西边开过来。只要是在本村花车经过的地方,如果大有石头或庙,都要用红纸压在上面,图个吉利。在花车走后,新娘的新床上要用红枣、花生、桂圆、瓜子,摆出“早生贵子”的字样。
迎接新娘:花车到了新娘家,也要放鞭炮。新郎把花给新娘,还要负责给新娘穿鞋。一对新人拜过父母后,就要上花车回家了。
抬嫁妆:嫁妆车到了后,新郎村里的男劳力们开始帮新郎抬嫁妆。在新娘下车之前有个人会拿长长的鞭炮绕花车一圈,然后点燃,之后就可以下车了,新郎和新娘一块往新房走去。
拜天地:一对新人到家后,彩条雪花喷雾器、彩色丝带、礼花筒一顿朝向新人乱喷,鞭炮响起,喜糖撒给看热闹的人,然后拜天地,改口。
新人敬酒:到了吃饭的时间,新娘换上敬酒服,出来给来的亲朋好友敬酒。
吃喜面:亲戚都走后,一对新人要开始吃喜面了,一人一口吃,代表长长久久。
回门
婚后次日,新娘先谒见舅姑长辈,叫“相见”。第三日,新娘由小姑引导,介绍左右邻居老少称呼,献糖茶,或以糖果糕饵点茶,受饮者给以赏钱。左右屋行遍,然后下厨房,拜灶后,学习做饭菜。第六日,新婚夫妇赴外家相见赴宴,称“上门”。次日,外家再到新郎家赴宴,称“会亲”。参加过那么多的婚礼还记得小时候农村的婚礼吗一想起来满满都是回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