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时代存照、为人民画像:李舸影像文化交流会近日在京成功举办,中摄协主席李舸携其对影像艺术的最新思考与大家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文化交流。
活动现场胡睿哲/图
此次交流会上,中摄协主席李舸究竟怎样用全新视觉语言诠释“百姓深处”?又是怎样跨界融合,进而探索“创新与传承”呢?
来看看李舸主席的现场发言↓
一段寻找智慧的游走一次修身修心的体验
一种不拘一格的创作一场文化融合的展览
一、情怀与格局
展览现场吴超英/图
情怀,顾名思义:心境、情趣与胸怀。当然前面还要加个界定,有品位的、甚至高尚的真情和胸襟,才称得上情怀。
“用光用影用情怀”。情怀来源于我们内心中对于生活、对社会、对祖国、对时代最美好、最深沉的追求。而追求的境界,又体现在格局中。格局是程度和范围,或者说是对人对物、对生活在认知上的深度和宽度。用深邃的目光去观察生活、用宽厚的情怀去体验生活,用优秀的作品去赞美生活、用平和的心态去引领生活,这就是格局。
20多年前,是摄影界的前辈一次次把我拉上他们的坐骑,让我和他们坐在同一个马鞍上。几十年来边呵护、边带着我奔跑。如今,他们换了一匹马,但手里依然握着马鞭,吆喝着我前行,走正道。他们用不断出新的作品证明,他们依然是旗帜、依然是标杆。只不过他们调整了一种更加轻松、自在的姿势而已。他们才是有大情怀、大格局的人。
二、创新与传承
现场傩戏表演与《原乡》主题相映成趣吴超英/图
创新,就是突破自己。人民日报总编室有一个好传统,就是每次重大报道结束后,我们都会进行课题研究。正是在一次次研讨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曾经洋洋得意的作品,最后竟都成了垃圾,大量标签化、概念化、表面化的东西充斥在我的镜头里。所以要坚决否定自己,重新上路、重新训练、重新寻找一种突破,并在突破中尝试着出新。
“有技有艺有创新”。技,是态度问题。艺,是理念问题。有些摄影作品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和尊重,主要是我们自己没有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和严谨的理念去支撑。“强化创新意识,拓宽创作领域,借鉴相关文艺门类的艺术特色,努力在表现形式和技巧上博采众长,在作品思想内容和风格上出新出彩。”这些年,我力争作品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文化属性、每一种元素都有内在关联。今天带来的作品都还很不成熟,我也在不断修正、探索。希望通过作品,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开拓一些思路,也许有更新、更多的可能。
我总在琢磨,为什么我的裤脚和鞋上时常糊着泥巴和草根,是因为我很享受在田间村头、大山深处那股踏实的地气儿。“扎得深”才能“拍得真”,乡村生活、非遗技艺、传统戏剧,我的镜头中始终是满满的乡情和感动。
“见人见物见精神”。拍摄的过程就是传承的过程,传承也是探究。走进生活深处,抓取典型瞬间,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从中找到生生不息的文化慧命,这就是民族精神。
“传形传神传气韵”。从民族文化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挖掘本民族的内在心态和存养,以沁人心脾的摄影作品彰显中国理念、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我们一辈子都做不完的课题。
三、砥砺与修为
中摄协主席李舸、北京晚报总编辑张冬萍为北晚新视觉签约摄影师颁发证书胡睿哲/图
摄影是一个孤寂且苦修的行当。要想出精品,那就得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清贫、守得住初心。
大年三十,一个人孤零零睡在绿皮火车里,那是一种境界;非典病房,冒着感染的风险,拍下逝者和医者交叉的十字,那是一种担当;个人展览,敢把自己失败的照片拿出来亮相,那是一种气度;几十年来,透过两个自行车轱辘,慢悠悠地讲述人间万象,那是一种修为。
“立德立行立功业”。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为人正、做事实、从艺精的,永远是砥砺内心的敬业者。“中国摄影需要平静如水的影像,更需要平静如水的摄影人。”这句话我一直记着。我仰慕那些“平静含蓄、清爽内敛、孤寒独行,默默为呼啸前行的时代打上注脚的人。”“孤独是一种气质,安静是终身的功课。”我时常蜷缩在客栈的板床上,于暗夜里思绪飘游;很多时候,我都是形单影只地躲在某个角落,默默地看着眼前的流动。虽然很苦很累,但我学会了用脚步去丈量生活、用内心去表达态度。我不认为摄影仅仅是艺术创作,也应是修身、修心的体验。我也不认为我呈现的只是艺术作品,也是一种追寻初心的精神提示品。
文明以止、照见内心,追求创作与修身共进、人品与艺品俱佳。摄影是智慧的修行,是平静地感悟生活、真挚地交流情感、由衷地懂得感激、深切地体味幸福。
李舸现场书法展示胡睿哲/图
活动后也引发了到场嘉宾的热议与探讨,
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王文澜
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中国日报社高级顾问
“
李舸影像文化交流会以展览、舞台、音乐,影视多种形式呈现了创作者在摄影、美朮、书法、民间文艺各种艺术门类的创意融合,给各位来宾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
展区现场吴超英、丁玮/图(可向左滑动查看)
杨浪
海航集团文化艺术顾问,海航文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资深媒体人,摄影评论家
摄影艺术的传播方式,正面临着新的构成和新的突破。对传统的摄影作品而言,传统的传播方式第一是报刊发表;第二是办展;第三是出版画册。自摄影术诞生多年以来,传播方式是以上三种。但是近年来,由于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移动终端的兴起,影像开始在手机上传播,甚至有人尝试过手机影像展览。我觉得,新技术正在为摄影传播带来一种新的呈现。这次的交流会,是一种通过现场光影、视频,同时结合传统影展的一种展示;也就是一种多媒体综合的呈现方式,这是一种影像交流的新趋势,更是一种成功、有益的展示。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影展可以编排的更加纯粹,比如说来自安徽的傩戏演员,显然是都是民间非专业的演员,所以他们的演出很质朴,但是他们的音响是伴奏带。如果从完美的角度讲,能够辅之以现场原生态的伴奏,加以舞台化的处理,可能会更具立体感,也能更加极致地呈现多媒体展示。
就作品而言,多年前,我曾说过,李舸是摄影圈内最有文化的摄影家。我所谓的最有文化,意思就是说,当代艺术的创新,基本规律就呈现在跨界之间,就是此界与彼界的打通,跨界是艺术创新的一个基本规律。
就摄影而言,摄影人多是在摄影里说摄影,而李舸的作品,在多年前就已经呈现出丰富的艺术创作能力。他把中国传统工艺,比如说书法篆刻、造纸融汇贯通。李舸把传统摄影的扩放与传统造纸相结合,这些严格说都是其他领域的传承成果向摄影的挪移与借用。在这一次的影展当中,大家都好奇,主背板《龙豪》是怎么做到的。其实他不是拿壁画作为摄影捕捉的对象,而是完全成为一种造型手段。李舸在作品里也呈现了扎实的书法功底。包括现场写的汉隶,源自于竹简,由内容至形式,那本身就是一个专门的领域。李舸能够熟练而且专业地运用汉隶书法形式,用左手行书,本身就提高了难度,那么这种书法形式与摄影内容的的紧密结合,就很了不起;同时我注意到李舸的篆刻,这又传递出一种信息量,这些都是非常有趣的。
《大型民俗连环影画》系列作品,显然是用现代影像处理工具进行影调分离做成线描效果,然后在施彩。是在处理成黑白线条以后,再进行手工上色。因为我仔细看过,是留有手工痕迹的,这其实已经是现代工艺手法,类似现代美术创作,它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脱离了摄影。但是他的基础影像还是摄影的,我觉得就摄影师而言,能在摄影之外表达摄影,用非摄影的手段解释影像,来释读影像,实属难得。
如果我们观察近些年世界性现代摄影的总体趋势,它是符合人类对周边环境的认知的升华,和新技术手段对摄影术的介入。我们在当代摄影以及观念摄影里面,会看到一些当代年轻人的摄影作品中运用一些现代手法。但是像李舸这种成熟的摄影家,能够自觉地,而且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的,运用这种创新型的非摄影的摄影手法。
从评论的角度而言,因为我对摄影的观察首先是评论,我觉得是非常有价值的。李舸充满了非摄影的文化因素与文化符号,在这个影展当中就有呈现,其实这里还有材料的使用,一般的观众会相对会忽视,而我知道李舸在多年前运用丝织品进行印制,包括这次有传统造纸的运用,而且又与脱贫联系在一起,所谓艺出非摄影,我觉得这个非常好,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可向上滑动查看)
展区现场韩淑贤/图
展区现场胡睿哲/图
邓维
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
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六、七、八届副主席,高级编辑
对于本次形式多样的影像交流会,我们媒体人都知道,现在有个喊得很响的词叫‘融媒体’,它毕竟是属于现在这个时代。在我们从事摄影之时,用的是胶片,谁能想到短短30年,数码会取代胶片?在我们那个时代,摄影就是要在暗房里冲胶卷,放照片。但现在,已经不仅仅是摄影了。我也参加过一些书法界或美术界的休闲却很有意境的交流会,也是会把其他艺术样式融入进来。这就叫融合,这就叫交流,这就叫交融。
李舸最聪明的地方是,他比我们年轻的多,接受这些新鲜事物快,接触得也多,他能够迅速很好地运用当今时代的技术。李舸也知道用哪种交流形式,最适合展示给职业摄影人以及摄影爱好者。这种融合的方式,显然是最恰当,效果也是更直观的。这次展览活动无疑是非常多元又丰富的。
我的工作就是看照片,看了几十年,影像作品我看了太多。李舸这次这些作品,最令我印象深刻得是在宣纸上打出的摄影作品。以前我只听说书法需要宣纸,我是第一次听说把生宣和熟宣在技术上进行加工处理,再把影像又印在上面,其中又有书法,又有篆刻。让传统宣纸在高科技的帮助下有了新的功能,体现的形式也愈加丰富。
《李舸中国文联扶贫项目一一甘肃陇南武都高山戏系列作品》(可向左滑动查看)
苏文洋
资深评论家,《北京晚报》原评论部主任,高级记者
对于这次交流会,我感到非常震撼!我也曾参加过很多摄影、书法、绘画等艺术类的展览,但是这次活动的表达方式则与以往不同。通过LED屏显示的图片、书法、绘画,以及现场的傩戏表演,非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打破了往常单一、平面、静止的艺术表现模式,通过三维乃至四维的呈现,增加了立体感,令人耳目一新。
李舸在传统与创新上十分用心,在《原乡》与《行板》两部作品中得以体现。《原乡》反映的是中国乡村最基层乡土生活的影像,《行板》反映的是‘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风土人情、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影像。李主席这次带来的作品不是一种平铺直叙的表达,他能够把中国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宣纸、书法与源自西洋具有百年历史的摄影术合而为一。
李舸挥毫泼墨可见其四十年功力,值得更好地推荐,并且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这种创新确是一种大胆的想法。没有一定的功底,不会这么想,也不敢这么做。分别从事摄影、绘画的人都很多,但鲜少有人能把二者巧妙融合。他把不同的媒介材质融为一体,反映一个主题,这是他的创新,这也是本次活动成功的一个方面。
每个艺术家在各自领域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都会陷入到一种束缚的状态。这时就需要跨界,书法绘画与摄影术的融合,不同的艺术工具,会带来观念上的不同,也许就能带来艺术形式、艺术观念的一种飞跃。这当然也需要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带头走,更需要不断的尝试。通过广大摄影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加以形式上的创新,将会把‘为时代存照、为人民画像’落实到深处。
李舸向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郑更生介绍展览作品吴超英/图
李舸向《北京晚报》总编辑张冬萍介绍静态展区作品胡睿哲/图
居杨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法制日报》美术摄影部主任,高级记者
观片会上的图片放映与傩戏表演相结合,静态展区的展示作品将影像呈现在宣纸上并以书法相配,这均给观者耳目一新之感。
这种多元化结合的文化交流形式,和其所呈现的多元化的影像作品形式是一种带有个性化思考的探索与尝试。
李舸现场书法展示陈风檩/图
展区活动现场胡睿哲/图
郎平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助理、中国国际时装周副秘书长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而言,我也参加过许多诸如此类的文化交流活动。我认为这次这种形式确实很新颖,现场的人物、作品、音乐、傩戏等内容的融合,形式上配合地很协调。不仅是形式上丰富多彩,其实是集中反应的是历史悠久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以傩戏为例:这个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剧种,传递给观众的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递出民族文化里的民族自信。
我和李主席是老朋友,除了他记者生涯中大事件的职业作品之外,他自己的创作作品都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现场展示的的作品都是他对中华文化的一种理解,茶道、书法折射出的是他对中华文化的一种感悟,体现的是其丰富内涵与博大精深。他的《非遗:古戏剧》、《甘肃陇南武都高山戏》系列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其作品不在于使用绚丽的摄影手法,也不在于题材内容涉猎的广泛,都集中体现了作者对于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对于传承中国文化的责任感,这是他最可贵之处。同时充分表达出,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文化自信。
我认为跨界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文化创意、创作的必然。跨界本身就是文化创意,它不单纯是一种时尚,它不是追逐潮流。只有社会的发展,才能带来跨界的合作以及跨界融合。正如时装发布也可以和戏剧、歌曲等艺术门类相结合一样,借鉴各个艺术门类长处更好的表达创意思想。我认为李主席的跨界创作带来了深刻的意义,除了他在艺术门类之间跨界之外,更多可取的是他在思想文化融合的一种跨界。这不单是事物之间的跨界,更是意识之间的跨界。
本次活动我的感悟是:李舸主席有相当的艺术造诣,表现手法独特且新颖,表现内容难以复制;他的作品充分反映出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责任感;他凭借孜孜不倦的努力,在形式上有所创新,独具特色。
李舸《原乡》系列作品(可向左滑动查看)
贾国荣
原中新社编委、摄影部主任,“荷赛奖”获得者,高级记者
首先要鼓励这种用新技术、新手段把文化元素与摄影进行融合的形式。摄影本身不是单一的,它为各方面都服务过。但是新形势下,全民摄影时代的到来,用文化、音乐与之融合,有利于摄影的传播和普及,应当为之点赞。
摄影走到今天这步,借着输出的新技术,令摄影更加百花齐放,李舸的作品中强调了民俗文化、信仰文化,这和宣纸、书法、影像、绘画相得益彰。这给老摄影家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方向,李主席这次新尝试,做出了一个表率。我认为将来摄影作品都不会是单纯地播放照片或是做展览,而是运用新时代的多媒体、流媒体、融媒体等新形式来向大家展示,这会使摄影总是处于时代风口浪尖上,其魅力会越来越迷人。
此次李舸影像交流会是一个作者作品梳理的过程,其中礼花状地突出了李舸作品题材的广泛性,以及作品的国际化,显示出了摄影人的胸怀和眼光。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包含的民族化与社会化的趋势。
摄影根本就是脚踏实地,反映百姓和民间社会活动。更高层次的就是媒体人的新闻性,那种考验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