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礼花 >> 礼花介绍 >> 正文 >> 正文

那些年的元宵节,内江人的专属记忆最内江

来源:礼花 时间:2023/3/8
治白癜风太原哪家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31118/4292602.html

“记得当年元宵节,晚上挤到山上看烟花,梅家山上人山人海,体育场内炮声隆隆,朵朵烟花从天而降……太热闹的元宵了。”在上期“元宵回忆”的征集中,网友“lr”的留言,让江小弟想起记忆中灯满路、鱼龙舞的元宵,虽然稍显陈旧,元宵该有的温度却从未缺失一分。随着时代变迁,很多元宵习俗已被遗留在生活的边缘地带。转眼又是元宵,江小弟想把这些习俗从岁月中打捞起来,让大家共同“回味”。80年代中期以前元宵节的记忆

春节的最后压轴大戏元宵节,自然是要闹的。闹元宵最有趣、最关键也是这“闹”字。因为元宵后,一切生产、生活便恢复正常,“过新年”这场戏终于宣告“闭幕”,因而元宵也被称作春节的最后压轴大戏。

据最内江粉丝

老吾老先生回忆,在计划经济年代,人们要凭借乡镇或单位开具的介绍信才能跨地区出行,乡镇或县域间人员流动不大。元宵当日,中午团圆饭后,大人会亲朋,小孩上街玩,下午的城区、乡镇人潮涌动,村组的人们大都去往乡场街市玩耍,甚为热闹。

“吃元宵”、醪糟汤圆、黄粑正月十五吃“元宵”,预示新的一年圆圆满满。老吾老先生介绍道,在内江,汤圆一般是配加醪糟与鸡蛋。黄粑则是用糯米加麦粉与其他原料制作而成,形状为长面包状,光滑,甜味,类似江南的年糕,而颜色、原料又不同。

黄粑可以切成片状、块状等,蒸、炸、煮食用。汤圆、黄粑也可配以醪糟食用。醪糟是用糯米泡胀充分后放到木桶式甄子中蒸熟,再倒在簸箕中浇净水降温,入坛或放盆,置于干燥的地方,通过多天发酵后而成。有红白两色,红色最高级。蒸熟的糯米饭(酒米饭)可以拌上猪油、白糖食用,相当好吃。

80年代以前供给制时,很多家庭没有汤圆,饭店里售卖的主要是黄粑。如今,汤圆和黄粑都很常见的美食,却再难吃出当年的元宵味道。

耍灯、杂耍表演据《内江地区文化志》记载,“春节期间,龙灯、狮灯、车灯、莲箫等民间艺术表演非常活跃,元宵节晚上,舞龙达到高潮。各县城的龙灯一起上街表演,观众如潮,街道堵塞,一年一度的狂欢,至此到达极点。”

老吾老先生回忆,在有的年份,各乡镇或城区会根据实际条件,自发组织杂技、魔术、小丑表演,皆是免费。电影放映队和专业剧团,如川剧团在戏院、京剧院的放映与表演是收费的,60、70年代,票价在0.05-0.20元/张(包括电影)。

铁水舞龙有民间传说,龙用火烧,火花袭人,可以烧除身上晦气,来年事事称心如意。在内江,元宵就有铁水舞龙的习俗。

老吾老先生说,舞龙时,几条长龙沿街游走。铁水师傅站在场子一边,身旁火炉上是冒着泡的铁水。他大喝一声,将铁水球往天上一抛,形状似一火球。另一手飞快用木拍板对准铁水球,向天空击打散碎,形成灿烂夺目的铁水花,与火药花交相辉映,如红色烟花在空中绽放。

看电影你是否怀念,早些年的手摇电影?你是否记得,电影放映机那充满年代的“哒哒”声?

老吾老先生介绍,在80年代以前,元宵节看电影还是很稀罕、前卫的娱乐方式,那时候,主要分手摇(手动、手调)电影、戏院电影、露天电影几种。

手摇电影,就是在一台类似老式带三角架照相机形状的设备中,提前备有多种故事画片,观者交钱后透过观景框,一幕一幕的移动欣赏,类似现在的动画。

也有到戏院看电影的。电影用拷贝胶片挂上放映机播放,音箱就在荧幕两边,每家要事前排队买票,然后自带座椅或搬长条凳子去占位置。好多乡镇有解放前修搭的戏院,后来就成为电影院。

有的地方(主要是有部队或国企的地方),也有露天电影(偶尔也在邻村放映),但露天免费电影极少,知道后走5、6公里赶去看的人很多。

燃放鞭炮(爆竹)同除夕夜一样,元宵节也要燃放烟花和爆竹。但在八十年代以前,因经济条件限制,还消费不起烟花。很多小孩都是买单个或多个鞭炮燃放,大街小巷都见能着燃放爆竹的青少年。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元宵节燃放礼花逐渐流行起来。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后,每逢元宵,沱江边、四方块、上南街、医院环马路和平街,到处都是人,大家都在不约而同地等着梅家山放烟花。后来地点换到了大洲广场渡船码头,等烟花绽放完,散开的人群会把车流掩埋。

“中国人的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在传统社会,年轻女孩不允许外出自由活动,但是过元宵,却可以破例结伴出来游玩,因而元宵节也是“中国人的情人节”,它给未婚男女的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我们内江也有人称作“游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驱除百病,消除灾难。

车灯

什么是车灯呢?有的朋友可能不太熟悉。在《内江地区文化志》里有这样的记载:车灯,又称“推幺姑”或“逗幺姑”,一“幺妹”(一般为男扮女装)在纸扎踩车中作坐车状,二青年在左右推车(实为提车)。一丑角手摇纸扇或破蒲扇在车前逗引,彩车随之进退旋转。逗车人一面挥扇舞蹈一面唱。形式活泼热闹,受民众喜爱。有的地方,则是用彩扎“旱船”代替。

“打春牛”

年过八旬的内江文史爱好者王德润老先生告诉江小弟,内江还特有“打春牛”这一习俗,又称耍牛灯。由一人扮耕牛,一人扮饲牛郎,在锣鼓声中,作喂牛斗牛状,表示春天来了,要加紧春耕生产。

九十年代中后期逐步恢复的元宵习俗

观灯展、逛庙会

春节前后,家家户户便烧灯、挂灯,可以说是张灯结彩。据王老先生介绍,四川农村乡镇“扯打杆”的习俗年年不表,十五晚上的“闹元宵”后即倒“灯杆”。

而逛庙会,是改革开放后,从80年代中期恢复的传统风俗。由于计划经济年代物质匮乏,反对封资修,庙会活动受到了约束。真正意义恢复庙会是在90年代中期以后。在今天,庙会活动主要在圣水寺、西林寺展开,商业气息较浓。渐渐消失的元宵风俗

偷青在正月里至元宵夜,内江人有偷青的习俗:结伴或单独去野外偷偷采摘菜蔬回家,逗别人骂,骂得越凶猛越好,那样就代表把霉运骂脱了,运气就好了。但随着城镇化的进行,这样的习俗渐渐消失。

祭门亦称作“泼水饭”。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一种:将半碗饭伴以冷水,用一双筷子扣住碗倒扣在门外路旁或田塍侧,以祭祀孤魂野鬼,保一家平安。

放河灯

在解放前的元宵,内江人喜欢将点燃的蜡烛置于纸做的河灯中,随水漂流,寄托自己与家人的祝愿,后来慢慢消失。

千百年来,这些在历史中沉淀的风俗习惯,饱含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命的点点滴滴。关于元宵的习俗有很多,欢迎网友留言补充。元宵已至,祝福大家圆圆满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