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康
曾任外交部礼宾司司长,中国前驻布隆迪、驻多哥大使。
音频
正文
参照国际的普遍做法,年初,中国政府决定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来访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举行的欢迎仪式上恢复鸣放礼炮,并拟从年3月日本首相中曾根来访时开始。
年3月,邓小平与来访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会谈。
当时我是外交部礼宾司接待处处长,具体经办此项工作,司里由唐龙彬副司长负责。
以前在机场举行的欢迎仪式上,虽然也听到过礼炮声,但我对礼炮知之甚微。年春初的一个上午,老唐和我在军方同志的陪同下,驱车前往京郊顺义县某师师部,察看礼炮状况。
抵达后,听师部同志介绍,这些礼炮原本是在解放战争中从阎锡山部队手中缴获的日本75山炮。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山炮,它们在开国大典上、机场举行的欢迎国宾仪式上,曾经大显神威。由于多年闲置不用,炮身已经锈迹斑斑。礼炮车的轱辘还是木制的,外面箍了一层铁圈。
年开国大典中使用的礼炮
我们和军方的同志商定,在确定新的礼炮炮型之前,先把这些山炮重新油漆一下,木轱辘自然也要换成橡胶轮子。
后来我还听军方的同志告诉我,礼炮弹的生产也遇到一点小问题。东北生产礼炮弹的工厂由于多年不做礼炮弹,礼炮弹需要的白绸子已经改成窗帘。为应急需,只好把窗帘又扯了下来。施放礼炮的任务后来交由北京武警礼花部队执行。
在欢迎中曾根的仪式上,礼炮声隆隆,气势不小。但是天安门广场不是机场,声响过大,音质也不理想。据说,中曾根在鸣礼炮的过程中感到肚皮都在跳动,广场对面历史博物馆的玻璃窗也受到震动,且施放礼炮弹也对广场环境造成污染。75山炮换成76加农炮改装的礼炮后,情况虽稍有改善,但问题依然存在。
综合各方的反应,当时使用的礼炮存在声响过大(使人有恐惧感)、声响性能不稳定(严冬和阴雨天气下鸣放时声响异常)、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发火机械不可靠(有时瞎火)、造型不够威武壮观,以及炮身过重、外形尺寸与牵引车(北京吉普)不匹配等问题。因而,研制新型礼炮和礼炮弹势在必行。为此,武警总部的同志和我曾经一道跑过兵器工业部下属的研究所和炮厂,还在位于北京西山的试验场听过各种火炮的试放。
武警司令部正式委托当时的兵器工业部研制一种“外观雄伟、性能可靠、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的新型礼炮系统。
礼炮弹的研制从年10月开始,新型礼炮的研制则从年2月开始。兵器工业部所属的院、所、工厂于年四五月份拿出了他们的研制成果。
笔者当时曾以礼宾司参赞身份到礼炮部队观摩新礼炮的试放,并于年8月和已升任部长助理的唐龙彬同志一道应邀出席观看了礼炮部队向有关单位负责人的正式汇报表演。
新礼炮采用了榴弹炮外形,声音性能测试显示比旧礼炮有较大的改善,炮身重量只及旧礼炮的一半,解决了与牵引车不匹配的问题。新礼炮弹主要有两种,破膜式(低量)火药弹和破膜式气弹。新礼炮弹完全达到了预定的技术指标:声音浑厚(距炮口米处为分贝)、无污染和外抛物、性能稳定、重量轻、成本低。
洪学智部长和韩叙副外长检阅武警礼炮部队
年初,在京郊的京丰宾馆,解放军总后勤部洪学智部长和外交部韩叙副部长检阅了武警礼炮部队并会见了研制人员,随后在新礼炮交接证书上签了字。一种中国产性能优良的、没有硝烟的式新型礼炮系统正式问世。
原标题:《礼宾逸事——没有硝烟的礼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