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礼花 >> 礼花介绍 >> 正文 >> 正文

专爱跑龙套的50亿富商写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来源:礼花 时间:2024/10/8
天津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cgia.cn/news/chanye/1663794.html

看到自己“演戏的片酬连油钱都不够”的新闻,演员冯嘉怡呆住了。

出道13年来,这位传闻中身家50亿的黄金配角始终以“有钱任性”的形象为人熟知。极具冲击力的标签,让他得以逃脱“脸熟人不熟”的类型反派宿命,拥有独属自己的辨识度。

但他无比迫切地想将自己剥离出来。他解释、抗争,交出《蜗居》中的陈寺福、《长安十二时辰》的圣人李隆基……为观众认可自己演技欣喜的同时,他看着自己的身家在八卦消息、娱乐报道里,从一千万,变成十亿,再变成50亿,越涨越高。

“我要真有50亿,自己投资演主角多好啊?”他指出悖论所在,但无人聆听。

富商?很没得聊

凌晨两点半的澳洲街头,最后一班地铁早已驶去。气球和礼花屑占领了街道,中间穿插着刚庆祝完新年的醉酒男女。

迟到者——一个衣服油腻腻、蓬头垢面的中国留学青年,此刻正站在街上,格格不入。他刚洗了9个小时的碟子和碗,获得了节假日才有的3倍工资,因舍不得叫出租车,决定沿着红绿灯和铁轨,走回20公里外的家去。

在外界熟知的富商故事里,澳洲是冯嘉怡拿到第一桶金的发迹地。但富商本人对这段留学经历最深的记忆,是这个用加班迎来的元旦。

这也是他接受采访期间讲得最生动的故事。场景里,有笑声、酒气、冷风,结尾也是电影式的:“走到家,天亮了。上床的时候,眼泪下来了。”

很少有观众关心冯嘉怡是否会讲故事,大部分时间里,他们更在意他传闻中的富商身份。在他们看来,身价50亿、游艇好几艘的大老板偏爱“跑龙套”,是成功人士的浪漫情怀。“富商”二字,因而成了他很难摆脱的、热爱演戏的铁证。

中国新闻周刊采访冯嘉怡时,《长安十二时辰》已经播完。可冯嘉怡对重复细节并不抵触,他准备了提纲上的每一个问题,把“对对对”挂在嘴边。情节背景、人物状态、心理活动,他都能主动展开——除了从商经历。

冯嘉怡14岁出国留学,年回国做酒店生意。聊起后面这段富商之路,讲故事高手的素材瞬间“下架”。

“其实这一段特枯燥,特简单”,他用了新开场白:“就是一个(人)二十三岁大学毕业,到二十七八岁这段时间里想生存的历程。你要是往好听的说,这叫奋斗,你要是往不好听的说,那就是试、没头苍蝇、撞、找机会。所以很没得聊。”

向前追溯,澳洲留学的日子一样全无光线。那年元旦走在街上的他,最大的感触是“人生第一次觉得,人和人之间差距怎么这么大?”

三十年时过境迁。如今观众引用这句话,他变成差距中的优势方。“上午开会、下午演戏”的双面生活勾起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好奇心,他必须承认,若非如此,他们不会记得他的名字。

意识到不得不对此作出回应,他再次换掉开场白。开始讲述前,他重重地叹了一声“唉呀”。

成为奸商陈寺福的代价

“这个叫陈寺福的,太像冯嘉怡了!”

年,翻着手里的《蜗居》剧本,导演滕华涛想起了久违的商人好友。他们相识于三年前的一场朋友聚会,虽然当时没聊上几句话,但冯嘉怡讲故事的能力让他印象深刻。

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聊天的场景,滕华涛想不出对方代表性的动作和话语。只记得“老冯特别能聊,表现力强,说事的时候有很强的感染力”。冯嘉怡公司的人同样佐证:“冯总在公司一开会,口若悬河地说个两三小时没问题。”

他在心里打量,觉得冯嘉怡能说就能演,只是奸商反派陈寺福戏份吃重,不能贸然定人。

琢磨了几轮后,他拿出手中的另一份剧本《双面胶》,来到冯嘉怡工作的酒店,邀请他出演其中一个只有三场戏的黑心医生。

冯嘉怡答应了。任性老板的双面生活由此开始。

对着家里的摄像机演,再看录像琢磨哪对哪不对,冯嘉怡一遍又一遍的努力让滕华涛证明了自己的眼光。“其中一场戏拍完,海清(女主角)过来问我演员哪儿找的。我特牛地说,这我一朋友,做生意的。海清说没演过戏的都能演成这样?我说对,所以你们有点危机感啊。”

年,电视剧《蜗居》播出,以黑马姿态4天打破收视纪录,火得一塌糊涂。

电视剧《蜗居》截图

饰演陈寺福的冯嘉怡和剧一起出了名。滕华涛之外的导演找到他,观众在饭店认出他,他为此兴奋,知道这意味着他的演技被认可、角色被记住。他是个演员了。

“没那工夫做酒店生意了。”看着不断抛来的剧本,冯嘉怡当机立断,决定把主线任务从推广一张致力于打通整个酒店系统的美食卡,改为当一名专职演员。

他很快摸出了一套饰演商人的规律:先判断角色富有的层级,再按照越有钱越谦虚的定律把控。“你看马云,知道那是有钱的;胡同边上的大哥大姐没钱,阿玛尼什么的全都有。”

可规律很快让他陷入困境——接到的角色适配度太高了。《媳妇的美好时代》《裸婚时代》《星光灿烂》,给他的角色归结起来,都是妻离子散的有钱人。甚至有的剧本,他一看到人物名字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

更致命的是,他经商的经历不知何时变成了周围人的谈资。

角色越演越专业,任性老板却再也不能任性。“我已经被限制了。”

电视剧《星光灿烂》截图

塑造冯嘉怡

和冯嘉怡对谈很难冷场。那声叹息之后,他还是主动复盘起自己所谓的富商生涯。

“从圈里人的道听途说(开始)”,他把自己想象成道听途说者:“听说冯嘉怡以前是做生意的,那肯定是有钱。他带资进组,买角色,得有多少钱?一千万。后来觉得不过瘾,那得有十个亿吧。那不行,你十个亿哪行?得有五十个亿。”

冯嘉怡擅长这种自我代入的思考方式。在过去的50年里,他始终生活在想象之中。

他记得家旁有一间礼堂,七八岁时,自己经常溜进去看电影。每次被震撼得不能自拔,他都把自己想象成那个最厉害的人:看完《追捕》,他好几天不和同学不说话,立志做一个“沉默的人”;看完《上海滩》,他让妈妈给他织白围脖,即便被一句“大夏天织什么围脖”回绝,还是能在屋子里把自己想象成周润发。

随着年龄的增长,冯嘉怡渐渐意识到这代表他喜欢演戏。别人眼中“有点神经”的自我想象,被他顺势理解成演员的天赋。他去考了表演培训班,二试过了,却不幸被作为退伍军人的爸爸发现,五年级小学生的演员梦,暂时以爸爸的一顿臭揍告结。

“五十个亿也不行,这不是他的钱”。道听途说者的想象还在继续:“他哪有工夫挣钱?应该是他爸有钱,他是富二代。”他恰当地停顿,以显示言论有多荒谬。

去澳洲留学的确是家里的安排。那是出国潮正热的时代,冯嘉怡赶了个时髦。再也没有人管他了。他报名了当地的演员工会,拍纪实片。没戏演的日子,他去当地的图书馆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了解学院派在“嗨什么”。

儿时向往,青年坚持,中年峰回路转,冯嘉怡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演员梦。他太珍惜这种美梦成真的感觉,只想专心演戏。可甩不掉的富商标签,让他对演员职业的敬畏变成了观众口中的玩票。

“我的身家从千万奔50亿,是经过无数的演员兄弟们和剧组同僚们扩大的,特别逗。”他学会了用戏谑的方式释然。毕竟,比起回应流言,他还有更重要的挑战。

西红柿炒鸡蛋

拍完圣人的第二场戏,冯嘉怡决心告别《长安十二时辰》剧组。历史人物李隆基是从第一集就活在众人嘴里的绝对权威,而他是陈寺福,是奸商、前夫、大款、暴发户。二者怎么兼容?他完全想不出。

“我主要是怕耽误了咱们这么个好戏”,他找到导演曹盾,以大局观念开场,“咱花这么多钱,投这么大血本,一旦我完成不了,这戏可能因为我毁掉。(不然)之后看看请陈宝国老师、焦晃老师、唐国强老师过来弄这事?”

今年夏天大火的《长安十二时辰》,被看作冯嘉怡向固定戏路发起的一次挑战。他再也不是奸商专业户了。从观众反馈来看,他的完成度不错。曹盾也在最后一场戏演完后赶来和他说:“您演的这就绝对是李隆基啊。”

但这个机会是被冯嘉怡放弃过的。被问及重新回到剧组的理由,冯嘉怡说是因为曹盾的一句:“你是不是不敢演啊?”

“我还真是怕别人说我怂”,他笑了笑。出道13年,他始终对自己的想象力自信不已。通过曹盾意识到自己并非大义凛然,只是“怂了”,他瞬间迎难而上。“心里有”的演戏方式能让他第一时间代入到角色之中,15天后,他演出了李隆基的佝偻老态和皇帝威仪。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至于行业难题“戏路受限”,他也保持着同样的乐观态度,“有戏演总比没戏演强”。坚持等下去,他还是等到了《长安十二时辰》《少林问道》中非脸谱化的反派角色。为了演圣人的疲惫感不吃不喝不睡,为了演得道高僧给真的高僧打电话学习对方的说话方式……讲起这些突破,他又变回了讲故事高手。

从商人转型到演员,冯嘉怡知道自己要什么。近几年接的各类角色越来越多,他却很少去宣传现场,“反正有主角呢”。偶尔接受采访,他生怕自己表达得不完整,这也是他精心准备采访提纲的原因。他不能再将自己锁起来了。

“很多人说寒冬、低谷,我都不理解什么叫低谷。”冯嘉怡说,“你没饭吃去找饭吃,有饭吃认真吃。困难的时候,不停地寻找,不停地尝试,困难自然会过去。”

冯嘉怡今年50岁,演戏之外,他正致力成为一名好厨子。主线任务是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的酸、鸡蛋的香、汤汁的比例、蛋花盛出后的样子,都很值得研究。

“你说猫为什么爱吃鱼?它为什么不爱吃西红柿炒鸡蛋?”聊着做菜,他突然发问。

还没得到答案,冯嘉怡先笑了。他说,“采访结束后,我要接着弄我那西红柿炒鸡蛋了。”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视频截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