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礼花 >> 礼花市场 >> 正文 >> 正文

部编版五上桂花雨教学设计

来源:礼花 时间:2023/1/8

教学内容:《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认识“箩、杭”两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生字,会写“懂得、桂花”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重要词语“姿态”和“沉浸”。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作者带来的回忆。

3.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体会摇桂花给作者的童年带来的快乐,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4.品味母亲说的话,初步了解作者借助桂花这一具体事物抒发思想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想象课文描绘的景象,体会摇桂花给作者的童年带来的快乐。

2.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母亲说的话,初步了解作者借助桂花这一具体事物抒发思乡之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导入

在前两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欣赏了郭沫若笔下诗一般优美的白鹭,作者描绘了三幅优美的画面,表达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又一起读懂了许地山笔下朴实无华的落花生,体会到作者通过对比道出的要做有用的人这个耐人寻味的道理。两位作家分别借白鹭和落花生抒发自己心中的感情,相信这种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已经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了解作者,初读体会

1.吟诵描写桂花的诗句。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桂花雨》。一起看看琦君是怎样借桂花抒发感情的。中秋佳节,金桂飘香。在这迷人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来吟诗赏桂: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

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杨万里

2.简介作者。

(琦君,原名潘希真,当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家。她的作品有散文、小说、儿童文学作品等,深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

师:台湾女作家琦君一生漂泊,11岁离开家乡,32岁去了台湾,60岁又移居美国,84岁重回故乡。所以她的作品都是怀乡思亲的散文。无论她身在何处,让她最难忘怀的是故乡的桂花和她童年时代摇落的桂花雨。

3.理解文题。

桂花自古就深受人们的喜爱,题目中还有一个雨字,什么是桂花雨呢?

4.初读课文。

(1)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要求读准生字,读通顺课文。

(2)出示生词

懂得箩筐木兰花糕饼沉浸老婆婆缠绕茶叶捡起杭州

借助插图认识“箩”。

形声字“箩”和“杭”。

师:借助形声字的规律和特点能帮助我们认识很多生字。相信有了这个好办法,写字表中的其他形声字同学们也能很快记住。

(3)提问:“浸”字带有三点水,在词典中的意思也都与水有关,但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字形容桂花的香气呢?先不急着回答,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课文。

5.通读课文后,我们发现作者描绘了桂花盛开时的美景,以及我们摇桂花的趣事。

三、学习课文,感受花香。

1.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哪些句子可以用来形容桂花树呢?

出示: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是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师:桂花树长得笨笨的,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很小很小,仔细寻找,才能见到金黄细小、朴素淡雅的小花,如此不引人注目,作者喜欢它什么呢?

(因为桂花不以外在形象吸引人的眼球,它不与其它花争奇斗艳,香气迷人。)

2.浏览第二自然段,划出描写桂花香气的句子,批注。

(1)抓住“香气迷人”“可是”等词体会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这些词突出桂花香,说明桂花在作者心中地位重要。

(2)对比的手法。作者把桂花和其它花进行比较,通过对各种花的情感态度的对比,突出桂花在自己心中的地位。

3.学习“姿态”

师:这一小节中,有这样一句话,它也出现在我们的语文园地中。

出示:姿态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大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

根据上下文猜测词语意思。

结合现代汉语词典验证。

师:看来我们结合语境,联系生活猜测词语的意思还是很准确的。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意思,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比如:温和、简单、精神、便宜……大家可以综合运用结合语境、联系生活、借助工具书等多种方法理解辨析这些词语的意思。

(3)结合生活实际用“温和”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温和形容气候

形容性格

4.师:桂花浓浓的香气,不仅弥漫在作者的心田,还在文中出现了很多次呢,自由读文,边读边批,划出描写桂花香气的语句。

(1)出示: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2)体会“浸”字的含义。

(“浸”:泡,使渗透,文中指桂花的香气飘满整个村子这香气已经渗透融入到每一户人家里。从“浸”字,我们能感受到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这花香不受季节限制,不仅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留在每个人心里。)

小结:作者用一个“浸”字,就将桂花无形的香气写得看得见,摸得着,对桂花的喜爱和怀念之情蕴含在字里行间里,就像题目中的“雨”字一样,一字有一字的妙用。

(3)情景交融。

指导朗读,感受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小结:作者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写桂花开放时,香气无处不在,沁入小村的每个角落和每个人的心中,字里行间了体现了对桂花的喜爱,产生了“物我交融”的效果。

四、回顾全文,梳理结构

1.梳理结构

师:课文以桂花为线索展开全文:(第1-2自然段)喜欢桂花(第3-6自然段)有关记忆(第7-8自然段)离开家乡

2.回顾往事

师:伴随着对课文结构的梳理,我们发现文章是作者成年后对童年往事的回忆,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美好回忆呢?结合课文内容,用以下句式说一说。

一想到桂花,“我”

四、总结

这真是一场桂花雨,穿越时空,串联往事,即使步入暮年这段往事仍珍藏在作者心头。下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家琦君去感受桂花雨的独特魅力。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品读《桂花雨》这篇课文,跟随女作家琦君的文字,去感受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板书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琦君因为桂花香气迷人,所以喜欢桂花。(板书:爱桂花)可是,在作者的记忆里,难以忘怀的仅仅是桂花的香味吗?更重要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寻找答案。——指名交流,依答出示最后一节

3.那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摇花乐”和“桂花雨”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3—6自然段,边读边圈画相关语句,并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生自由读课文,圈画,写批注。

二、品读第五小节,感受“摇花乐”和“花雨美”——依答出示第五小节

师:对作者来说,摇桂花可是一件大事。(板书:摇桂花)她在这件事情的描写中,也蕴含了深深的感情。你读懂了吗?——指名交流

1.抓住关键词理解:

预设1:“大事”“总是”“缠”——重视、急切、童真童趣

师点“缠”,引导想象小琦君会在什么时候缠着母亲问?(早晨睁眼时、吃饭时、放学到家、睡觉前……时时刻刻都在问,“总是”在问)

预设2:“抱”“使劲地摇”“满头满身”“喊”——兴奋、激动、快乐

师总结:通过动作、语言等描写,看到一个兴奋、快乐的小女孩。

2.创设情境,引导想象:

(1)师: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同学们,我们来想象一下!桂花飘落,纷纷扬扬的,像什么?(调皮的精灵,金色的蝴蝶,节日的礼花……)

它们香香的,密密的,轻轻柔柔的,落在人们的头上,脸上,脖子里……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其中一员,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预设:脖子上,有一股酥酥的,痒痒的感觉,真舒服。

头发上,就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多幸福呀!……

(2)补充提示语:

师:难怪我们的小琦君会——出示:我()地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激动,快乐,拍着手,手舞足蹈,闭着眼睛、陶醉地……)——师生齐读

3.读写结合,仿照“摇花乐”写片段

这段话,作者运用生动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描绘出了一幅动人的摇桂花图,我们一读就感受到了摇桂花时的欢乐气氛,以及带给小琦君的快乐,体会到作者对桂花的喜爱。

能回忆自己童年的快乐往事,仿照这段话的写法,以“打银杏乐”“捉蛐蛐乐”“拍蚊子乐”“钓鱼乐”等为内容,写一段话吗?

生写,师巡视——指名交流,师生共评,引导用规范的修改符修改

4.学习3、6自然段,体会全村乐

师:摇桂花的日子是快乐的,不仅小琦君沉浸在其中,还有村子里的父老乡亲呢!那他们是怎样表达快乐的呢?你找到了吗?(3、6小节:母亲把摇下来的桂花送给邻居老人,大家会把摇下来的桂花晒干泡茶,做糕饼……)

师小结:原来,摇下来的桂花不仅香甜了每年的八月,还香甜了整个村庄四季,更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面对着纷纷落下的桂花,大人小孩有着不同的表现,但是,他们心中涌动着的就是一个字:乐。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感受一下作者此时的兴奋和快乐吧!——指名读

师小结:多年后,这些画面作者都不曾忘记,是印在她脑中最美好的回忆。桂花雨是迷人的雨,是快乐的雨。

三、学习7、8小节,感悟思乡情。

过渡:可是,琦君在11岁时,跟随母亲离开了家乡,自此就一直没有再回去过。也因此,生活在杭州的琦君,每年秋天都会去一处小山上赏桂花。回家时,她总要捡一大袋桂花带给母亲。可是,母亲却说——出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你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吗?回忆一下!

出示: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草窝。

大酒店的饭菜再香,也比上家里的饭菜养人。

新衣服再好看,也比不上旧衣服舒服。……

同学们,这些话,你听着是不是也觉得耳熟?新房子真比不上老家的旧房子?大厨师的手艺真比不上家常菜?新衣服真比不上洗了又洗的旧衣裳?

现在,联系这些话,你再想想:难道杭州小山上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吗?要知道,这处小山叫满觉陇,山上种满了桂花,而且大多都是百年老树,是杭州赏桂花最有名的地方!

预设1:杭州的桂花确实香,但故乡的桂花不仅有香气,还有美好的回忆和浓浓的乡情。而且,琦君一家自离开家乡,直到故去,一直也没有回去过。

预设2:母亲比的并不是桂花香味的浓与淡,而是感情的深与浅。在母亲看来,桂花已经成了家乡的代名词,闻着杭州桂花的香气,想的却是故乡的人和事。

师:看来母亲不是在用鼻子来分辨,而是在用心在判断呀!——曾经,在家乡的院子里,母亲每年都会闻着桂花香,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