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旧岁,喜迎新春,走过一整年辛劳繁忙的旅程,我们得以暂歇一刻,历经三百六十五天的离别相思,我们得以阖家团聚,过往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杯酒释然,在这除夕之夜。
年夜饭、压岁钱、爆竹声声、春联对对、祈福祝寿、拜亲守岁,每个国人记忆中的除夕夜都充斥着欢声笑语,纵使时代变迁,风俗相异,对除夕的感情已经镌刻在华夏儿女的灵魂之中,不知不觉间变成了一种本能。
国人对除夕的心向往之源于数千年的文化沉积,从文化萌芽先秦时期祭天法祖的仪礼,到汉唐盛世君民同乐的庆典,再到现代社会万家团圆的灯火,除夕逐渐从上层走向百姓,成为中华民族的普世价值。
“大傩祭”——《吕氏春秋》中除夕最早的名字,人们在这一天击鼓相庆,为了新一年的好运,共同跳起“驱鬼辟邪”的舞蹈,除夕夜的文化内核在那时已开花结蒂。
两千年前的古人,高举铜爵,两千年后的今人,陶杯瓷盏,器物虽已截然不同,避祸求福迎新年的心虚却无二致,感怀这除夕文化的魅力,隽玉珍品以青铜器纹饰为灵感,烧制一件龙凤呈祥饕餮纹杯,用瓷器吟咏关于除夕的记忆。
饕餮纹源于商周青铜器,脱离原始不久的文明仍不曾忘却风雨难测,凶兽四伏的生活,面有威势,力感丰足的饕餮纹应运而生。于猛兽形象中诞生的异兽饕餮寄托着人们驱赶灾厄,镇守一方的朴素情感。
当大傩祭的风俗开始在民间流通之时,驱邪的传统诞生了相应的神话传说:一只四足恶兽,每逢腊月便掠夺粮食,破坏屋舍,因此人们相聚在一起,张红布、放爆竹,互相帮扶,逐走恶兽,而那恶兽的名字——“夕”,便是“除夕”之名的来由。
避灾避祸,除夕最原始的节日诉求,与饕餮纹饰寄托的思绪不谋而合。隽玉珍品以饕餮纹为题制瓷,不仅是为除夕的记忆的溯源,也是借古人之艺,托今人祝福。
以金银替代部分釉料,用制青铜器的手法绘制饕餮纹,不仅仅是追求先秦铜器的风貌,也以金银气质迎合春节的贵气,既有饕餮纹驱邪镇宅的独特寓意,也含新年富贵,财运亨通的美好愿景。
瓷杯外壁以青花瓷色调的纹饰打底,辅以金料点缀,饕餮纹四面相称,古朴雅致,与除夕隆盛之意相合,也意味着驱四方灾邪,整体色调贵而不艳,在保留欢庆之味时亦不失雅韵。
先秦的岁月匆匆而过,汉唐的胜景赋予了除夕新的意味,放爆竹,赏礼花的习俗据传在汉武帝时便开始盛行,富庶的生活也让除夕驱邪祭礼的仪式慢慢淡去,只留下欢庆享乐。
远古的异兽也逐渐被图腾转化的祥瑞替代,作为民族图腾龙与凤开始在除夕的民俗中大放异彩,行云布雨的龙象征着蒸蒸日上的气运与富贵,涅槃腾飞的凤代表着福寿绵长的吉祥与安康。
“龙凤呈祥”,除夕的祝福语总是离不开华夏文化独有的瑞兽,器皿外底部以夔龙为饰,内底部以凤鸟为饰,记录着除夕记忆中这别致的片段。
为了器皿整体的协调,纹饰依然参考青铜器夔龙纹与凤鸟纹,只在形象上稍去几分冷峻,平添几分圆柔,让寓含吉运的龙凤更多几分团圆美意,辅以器皿内壁唐代漆器洒金工艺制成的内壁点饰,刻画些许汉唐除夕佳夜的盛景。
内壁的整体色调选取了乾隆时期的砂红,质地醇厚,颇具古意,“红”的配色也是除夕必不可少的一环。历经千年的发展,明清时的除夕民俗与今时已相差无几,春联帖福,张红结彩,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或是因富含生命力与感染力,或是因鲜艳似火能在暖冬中传递暖意,或是因彰示身份的华贵气质,红色不知不觉间就成为了除夕的主题色。
清代的红,不仅是民俗的高峰,也是釉色的大成,隽玉珍品砂红的色调的选择即迎合了瓷器内敛典雅的气质,又昭示着除夕的热烈欢愉,完美融合了两种相冲的气质。
饕餮兽纹庆除夕,龙凤呈祥新年红,怀着对除夕的憧憬与追忆,隽玉珍品以龙凤呈祥饕餮纹杯为礼,献上新年的祝福,回忆除夕的点滴。
除夕,夜雪零星飘落,暖光从已经结霜窗口透出,餐桌上鱼羊鲜美,碰杯人满面红光,老人从胸口取出装满压岁钱的红包回应儿孙期待的目光,孩童仰头望着满天的烟花在鞭炮声中穿梭嬉闹。
或许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画面愈发珍贵,除夕的味道也逐年黯淡,我们不禁感慨,叹息年味不再,但除夕的记忆不会随着时间淡去,那质朴的快乐在时光的磨砺中光芒渐盛。
去一去旧岁的劳顿,聊一聊新年的展望,亲朋好友的团聚,难能可贵的陪伴,那简单快乐的记忆,也许才是除夕真正的意义。隽玉珍品,以技艺唤记忆,共饮一杯美酒,共享一时欢乐,镌刻不一样的除夕记忆,祝您除夕快乐,春节快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