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礼花 >> 礼花发展 >> 正文 >> 正文

能参加祭海仪式,是人生一大幸事象

来源:礼花 时间:2025/5/2
历经四个半月的伏季休渔,半岛渔民迎来了东海全面开渔的大喜日子。昨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开渔节史上首批12名通过网络招募的陪祭团成员,就统一换上了蓝色渔民服,满怀期待地前往中国渔村皇城沙滩,赶赴一场古老而隆重的祭海仪式。能成为陪祭团中的一员,64岁的立体彩色沓艺创始人易洪钧坦言自己非常幸运。尽管此前曾经来象看过开渔,也采购过“开渔第一网”海鲜素材进行彩沓创作,并带回湖南老家巡回展示。但零距离全程参与敬海盛典,由一名“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却是头一回。“能亲自参与祭海仪式,对我这个内陆人来说不容易,这是我人生中的一大幸事,也刷新了我对渔文化的认知。”在等候开始的间隙,易洪钧反复和陪祭团成员核对流程细节,内心激动而又忐忑。昨日上午9时28分,钟声三响、渔鼓擂动、礼花绽放,祭海典礼正式开始。“上祭酒!”随着司仪一声喊,易洪钧迅速进入角色,随主祭人、陪祭团和酒童一起从上场门走到祭坛,由酒童将祭酒摆上供桌后,向大海再三鞠躬。临近尾声时,他又和大家一起走向大海,小心翼翼将缸中的鱼、蟹、虾幼苗放归大海,践行“欲取之,必先予之”的传统理念。而在一旁观摩的妻子,全程不忘拿起手机抓拍,定格住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时刻。气势恢宏的场景,庄严肃穆的氛围,让易洪钧对大海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祭海仪式结束后,他拿出一幅耗时一周创作的长约4米、宽约1.2米的大型彩沓作品《旗开得胜》,和妻子各拉一头站在舞台中央,合影留念并由衷寄语:“今天的场面震撼人心,希望渔民兄弟们旗开得胜,一帆风顺,满载而归!”同样被祭海仪式震撼到的,还有从事旅游规划设计的江苏小伙邢祺。三年前,他曾在远处观摩过祭海仪式,没能入场参与其中成了他最大的遗憾。得知今年要面向全国招募陪祭团成员,他第一时间报了名,并有幸成为了其中一员,拥有了这段非同寻常的体验。“远观和近身体验的感觉真的完全不同,今天身临其境的神圣感和震撼感直穿心灵,让我打心底里敬畏大海、敬畏苍生。”邢祺说。希望此后的开渔节能够多组织一些类似的参与体验活动,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像他一样沉浸其中,体会渔家民族坚强粗粝的生命哲学,使这个原本属于渔家儿女的节日庆典,真正变成一场全民参与的狂欢盛世。记者郑勤摄影蒋曼儒周科编辑周衍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