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苏杭,北有胜芳
亚细亚民俗学会中国分会同仁应河北廊坊胜芳古镇管委会邀请,前往胜芳考察中元节河灯会及相关民俗,并参加胜芳镇与亚细亚民俗学会等单位组织的“中国传统节日保护与胜芳古镇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
胜芳在北京、天津与保定之间,距北京只有公里,离天津70公里。从前这里水域宽阔,属于白洋淀以东的洼淀地区,称为东淀或胜芳淀。胜芳历史悠久,在春秋末期,已有村庄出现,当时称为“堤头村”。战国时期改名武平,北齐又改名为渭城。苏东坡父亲苏洵曾在文安县任主簿,将南方的水稻与莲藕种植技术引入本区,该地夏日如同江南,稻浪滚滚,菱荷飘香。人们对此发出“胜水荷香”、“胜水流芳”的感叹,胜芳由此得名。民间还有“南有苏杭,北有胜芳”的美誉。历史上的胜芳属于水陆交通的要区,《文安县志》称:“水则帆樯林立,陆则车马喧阗,百货杂陈,商贾云集”,是京津地区物资进出的重要转运地。在多年前就有余家商铺,仅钱庄就有30余家,是京畿地区的著名商埠。胜芳人依水而生,当地传统行业是苇行与渔行,这两大行业曾经是地方民众的主要生计来源。胜芳古镇围绕着民生主业形成了独有的文化生态,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强烈地感受到胜芳文化的独特魅力,如果说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要确定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话,胜芳是华北地区难得的传统与现代和谐共处的文化生态区。我是第二次来胜芳,这次调查虽然暑热难当,但对胜芳传统文化的鲜活印象深刻。
说不尽的花会
胜芳是工商兼备,移民汇聚的古镇,古镇人的社会结构常以“会”的形式出现,胜芳花会闻名遐迩。胜芳花会分陆地花会与水上花会两类:水会是渔民举办,时间在五月十三,祭祀关公。水会已经失传;胜芳陆上花会在历史上有72道,由苇行(亦称草行)人举办,花会祭祀主神是火神,传统祭祀时间是六月二十三。直到今天,胜芳仍有30档花会,这些花会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但摆会的时间改为正月十三到十五。摆会由胜芳乡艺总会负责,当地人称乡艺总会为“大会”、“杠会”或“总会”。下面各档花会称为小会。据现任大会会首王志计介绍杠会在明朝初年即已出现,出会行走各档花会有固定的位置,总会大旗在前,作为旗门;其次是炮会,遇到要害处即放炮赶鬼;第三档是中幡会,为火神爷出殡扛幡;第四档是保婴会,专门负责收留花会期间走散儿童;第五档是跨鼓会,当地人说它是火神爷的耳朵,以锣鼓为火神开道。这五道花会是扛会的基本队伍,缺一不可。其他花会随后排列,最后是八人抬的火神驾。花会行走路线固定不变,现在仍然如此。
现存花会中我有幸见到的是武术会与跨鼓会。武术会在胜芳拥有盛名与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老年到少年,从干部到百姓都以胜芳武术自豪,在胜芳充溢着尚武习武的风气,习武的老者神清气爽,中年沉稳内敛,青年英气勃发,少年天真活泼,从人们的眼睛中看到的是平和与安定,这样的眼神不要说在城市里,即使是乡村也很难见到。武术给胜芳人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强壮与防身的技艺,更多地是心里的充实。这里的十余档武术会仍保持数百年来免费教授武艺的传统,甚至还有师傅给徒弟置装、备办器具。小孩子八九岁就开始拜师学艺,师傅传授武艺时,首重道德教育,“学艺先学礼,习武先习德”。学艺的过程也是道德教化的过程。这次看到了东公平、同仁等武术会的表演,赤手空拳的对打与传统冷兵器的操练,腾挪奔越,一招一式,男女老少都是功夫了得,我们看到了民间武术的真功夫,从形体动作与相貌看,他们都是功夫演员的好料。
跨鼓会,是鼓、钹的合奏,其间常四人配合摆出梅花的阵形图案,音乐节奏威武有力,具有战斗操练的特征,传说是明朝卫所军队遗留下来的军中战舞,应是可信的口头证据。我们在8月14日(农历七月十五日)晚上观看了镇上童子表演的跨鼓。当我们来到街道委员会办公室时(跨鼓会经常演练地方),小朋友开始穿上演出服,包上黄头巾,戴上有绒花地方头饰。都是孩子的妈妈在给孩子上妆。我问一个年轻的妈妈,你如何知道头饰的松紧,她说看小朋友的感觉。演出空间不大,二十多个孩子在前面表演,家长与我们考察人员在旁边观看,天气闷热,我们大汗淋漓,家长担心小孩热,有的在后面给孩子扇风,但那些孩子全神贯注,没有一个松懈。鼓舞表演非常专业,而这些孩子才练半年,他们周六周日下午6-8点练两小时。负责活动的王晟老师告诉我,小孩子的最大心愿是到北京表演一次,我在听到王老师不止一次地说到此事时,心里沉甸甸的,我能帮助孩子完成心愿吗?!
元宵鸭子灯与七月十五荷花灯
胜芳花会集中表演的时间是元宵节。元宵灯会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没有看过正月元宵节期间的摆会,但从资料中知道那是胜芳人一年中的盛会。我曾经在韩国东亚灯会的国际研讨会上介绍过胜芳,当然那时我还没有到过胜芳,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是在网上看过胜芳相关灯品,这次到胜芳见到胜芳花灯协会会长牛俊启老师,牛会长告诉我,那网上的灯品不是胜芳自己的独特产品,胜芳灯品以小巧为特色,传统灯品有鸭子灯、鸭子驮楼、鸭子驮笙、鸭子卧篮、渔灯、虾灯、蟹灯、小车灯、羊羔灯、狮子狗灯、八戒灯、荷花灯、西瓜灯、蝈蝈白菜灯、蝎子葫芦灯、龙凤灯、麒麟灯、十二生肖灯、宫灯、走马灯、什锦灯、亭台楼阁灯、神佛灯、传说人物灯等等,其中鸭子灯最普遍,是水乡特色灯,也是胜芳花灯的精品。而且是民俗生活中重要象征物,胜芳人有正月娘家给出嫁姑娘及外甥送灯的习俗,一来祝福晚辈,二来乞求添丁进口。当地民谣有:“头年鸭,二年瓜、三年小车拉”。意思是姑娘出嫁后头年的正月十三娘家人给她送去一盏鸭子灯,正月十五晚上将灯压在床席下,取其“压子”之意。如果后来有幸怀孕得子,次年就送瓜灯,祝贺瓜熟蒂落,喜获人口丰收。第三年送小车灯,既是孩子的玩物,也寓金银满车的祝愿。
胜芳除了元宵灯会外,七月十五的河灯会也有着久远传统。七月十五是胜芳的重要节日,除了寺庙举行盂兰盆会,放焰口外,唱戏酬神外,人们还要在镇内的中心河道上放河灯。传统河灯多为荷花灯,用蜡纸为底,上面为粉色荷花,中间有小蜡烛,点燃后,有小船放入河中。放灯小船一般三人,一人持篙撑船,二人在船上放灯。几十只小船排队顺河而行,船与船间隔30米左右,人们一路放下去,漂浮的河灯将十五里河道装扮成蜿蜒的彩龙,成为吸引两岸百姓的中元胜景。我们在七月十四晚上到了崔庄子,在这里吃晚饭,饭未竟就听到炮响,原来河灯已经开放了。我们忙着跑到河边,之间对岸已经放下了无数彩灯,河面上有两条彩色小船,船上有民乐演奏,当然吹出的都是当今流行的曲调。彩船来到岸边,因为船体小,上面又有乐队,所以能上去的人不多,我有幸在船上小伙子的帮助下爬上船,站在船尾部。接着船游荡到河道中间,在河上看河边又是别样感觉。一会儿岸上放起了礼花,礼花与河面的彩灯相印成趣。我忙不迭地拍照,但由于距离与光线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技术),拍的照片不大理想。在彩船上我们见到旁边放灯的小船,拍下了几个珍贵的镜头。当然,这里的河灯是由崔庄子村委组织的,河灯是塑料电池灯,观看效果没有问题,而且可在事后回收,卫生环保,也不失为传统民俗的新创意。当然与传统祭祀中放走河灯的心愿不大协调。我觉得最好的方式是用传统玉米叶子作的小河灯,让老百姓自己在河中燃放,比较来说,这样更近人情。在回去的路上,我们也见到路边有人在烧纸钱给亡人,对亡灵的祭祀是中元节的核心,娱乐成分在传统民俗中有,但是它是从属的部分,今天强调观赏的娱乐是当代的新变。值得一说的胜芳还有一种螃蟹灯,这里是水乡,这季节螃蟹特别多,螃蟹喜光,人们用灯照见螃蟹后,就将荷花灯粘在螃蟹背上,让其自由行走,别具一格的螃蟹托灯,成为中元又一奇景。
三寺两庵十八庙
胜芳镇不大,历史久,人员杂,虽有八大家之说,那是就在花会中影响说的,他们是花会的主要组织者与支持者,也有张家大院与王家大院等殷实富户,但宗族势力不明显,在胜芳起作用的力量应该是行会与寺庙观堂与各种道门。据说胜芳有多少座庙就有多少道会,72道会就有72座庙。通常的说法是“三寺两庵十八庙”,三寺是东大寺、北大寺、石沟大寺,三寺今均毁弃。两庵是如意庵、海月庵,前者已拆除。十八庙有:玉皇庙、老母庙、七神庙、关帝庙、财神庙、娘娘庙(天后宫)、孔庙、蚂蚱神庙(八蜡庙)、龙王庙、玄帝庙、八神庙、药王庙、火神庙、三官庙、东西土地、东西墙里庙。这是就胜芳传统庙宇说的,其实胜芳还有建于金元时期的清真寺以及20世纪初年建立的天主堂。据说当年天主教会在传教初期,“谁入教就给谁四块大洋”,这对衣食无着的穷人很有吸引力,他们很快领款受洗。当时有流传一句顺口溜:“为什么要入教,为了四块北洋造,两块量小米,两块买山药,吃完再跟神父要,神父要不给,我就来退教”。胜芳的宗教与民间信仰在市镇中很有影响。在经历了近百年的变化后,寺庙观堂明显减少,但这里宗教信仰场所仍然比别处为多。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及民间教门散布镇中,呈现信仰多元共存的状态。
我在两次胜芳之行中,都被带去参观正在最后完工的大悲禅寺,这座寺庙属于恢复重建,它以北大寺为原型,但从目前规制看,有着今天人的理解。大悲寺占地广阔,气势雄伟,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数十米高的汉白玉观音像,这在国内寺庙中十分少见。寺庙建设属于民间集资,有蔡姓夫妇是当地钢厂老板,他们捐资达2千万元。在观音像底座刻四周有二十四孝图,这遭到众多专家诟病。我倒觉得这正是民间文化特性所在,它利用这样的宗教场所来进行道德教化,并不考虑是否有儒佛的不同,这种局部的文化混同符合民间的思想逻辑。因为这座宏大的寺院它坐落在胜芳这片民俗的土地上,自然要考虑百姓的需要,所以它有些世俗面相无可厚非。现在大悲寺还只是建筑,基本上还没有人文活动。
七月十五是中元节,我们进入镇内民俗世界,在民俗现场获得特别的感受。早饭后,我们乘车到镇上的玉皇庙街观音堂观看焰口演奏。观音堂是座很小的庵堂,庵堂内的佛像据说很古老。北派焰口音乐会的锣鼓等就摆在堂前,几位老师傅翻开写有“焰口”的歌册,里面标明是北派焰口。老人就着笙笛等音乐演唱焰口。听了一阵焰口,看见小广场横幅上有盂兰圣会字样,那里有妇女的舞蹈,旁边搭席棚内是舍饭的摊子,一些人正有滋味的享受着。
接着我们被领到七神庙街,在火神庙旁有一个道教的太上门,火神庙旧址在,平时不开门,只是六月二十三请火神时才开门。而旁边的太上门是我们今天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