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官古镇:祈福祭窑神,送财闹新春
(请窑神。)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谢璐
按照年俗,大年初五是接财神的日子,各地接财神的方式不同,放眼长沙,最具地方特色的恐怕要属望城的铜官古镇。
2月20日上午,铜官古镇上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喜乐高奏,色彩斑斓的龙狮腾飞跳跃,当地百姓们收拾打扮一新,早早地走出家门,涌向镇上的千年古窑旺兴窑,个个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镇上一年一度的接财神活动——祭窑神,即将热闹开场。
(祭窑神。)
铜官以制陶闻名,被誉为“十里陶城”,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以陶瓷为业、靠泥土谋生,“窑神”自然就是他们最大的财神爷。
《监略妥注》载:“舜陶于河滨,而器不苦窳。”相传,舜帝是发明制陶的人,被后世奉为制陶祖师,每逢开年天气回暖,适宜开窑之时,铜官“五埠”窑主均要举行隆重的祭窑神祈福仪式,窑主们通过祭拜舜帝,祈求窑神赐福,保佑窑火兴旺,一年成果丰硕。历经代代相传,祭窑神如今已发展成为铜官当地一项传统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旺兴窑里,一尊用陶土雕塑制作的舜帝塑像“坐”在由木箱、竹竿制成的轿子上,头戴皇冠、手握宝剑、身披红缎,看上去颇具分量,18名身着喜庆红色服装的窑工汉子立在一旁,静候吉时。
“咣!”上午10点,随着一声响亮的锣鸣,一名领头的窑工点燃了金色的纸钱,随着他手一挥,“嘿!”18名汉子一声齐吼,同时发力,沉甸甸的窑神被稳稳地抬了起来。
“请窑神”的队伍缓缓走出古窑,穿过古巷,朝着开阔的铜官国际陶艺村前坪走去。狭长的巷子里,一红一黄两只舞狮在前面开路,窑神被抬着徐徐而行,其后紧跟着长长的舞龙队,再后边是围观、欢呼的百姓,场面十分壮观。
(由铜官当地小学生组成的“小龙”“小狮”队。)
舞龙舞狮队里,可以看到由20多名本地小学生组成的“小龙”“小狮”队。“孩子很喜欢铜官的传统文化和年俗。”郭亮小学二年级的王朝慧是“小狮”一员,她的母亲告诉记者,“让孩子参与祭窑神活动,是希望他们能将铜官的窑火文化继续传承发扬。”
行至祭拜地点,窑工们小心翼翼地将窑神转移至祭台上,台前摆放着水果、米酒、鲜鱼、猪头等祭品供窑神享用,还有几只品相精美的铜官陶器供窑神检阅。
庄严的祭拜仪式正式开始,在插着高香的大坛前,领头的窑工相继上香、烧纸钱、读祭词,镇上的老窑工纷纷领着自己的学徒,一一上前三拜九叩,大家一举一动均严守礼法,满怀对窑神的敬意。
(点窑火。)
祭拜完窑神后,便来到“点窑火”环节。广场一角,人们用红砖、瓦片垒起一座一米多高的中空“宝塔”,里面堆放着柴火。“泥人刘”第三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坤庭用火把点燃“宝塔”最下方的柴火,不一会,整座“宝塔”的窑火都熊熊燃烧起来。此时,窑工们在红绸缎上写下自己的新年愿望,绑在一小截柴火上,投入窑火中,寓意新年能“添柴加薪”。
看着炽热的窑火,刘坤庭喜笑颜开:“我的新年愿望就是做出更好的铜官陶瓷,希望铜官的陶瓷艺术能够像今天的窑火一样,浴火重生,越烧越旺!”
(“窑神”送福。)
祭窑神活动结束后,铜官古街上开始了更加热闹的窑神送礼活动。在舞动的龙狮簇拥下,由铜官窑第18代传人、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彭望球扮演的“窑神”,一一走进街上每一位窑主的门店,将祭窑神请到的福、禄、寿、喜、财送到窑主们手里,恭祝他们新年行大运、发大财,而接到窑神的窑主还现场展示起制陶技艺,引来围观群众、游客的阵阵掌声。
“今天带家人来铜官游玩,没想到遇上了一年一度的祭窑神活动,感觉很新鲜,也特别有年味!”市民赵先红兴奋地说,“希望我和家人也能沾沾窑神的喜气、财运,新的一年一帆风顺!”
活动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全程没有燃放一只烟花爆竹,地上没有一片鞭炮碎屑,所有相关仪式与环节均使用电子鞭炮代替。“这是我们积极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号召、倡导移风易俗的实际行动。”铜官街道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采购了4对电子鞭炮,租用了1台环保礼炮车,累计发放了根手持礼花筒,并且于春节之前一一走访门店,开展了倡导禁止燃放烟花鞭炮和文明节俭过节知识的宣传,实现了传统民俗和现代理念的完美结合。
[责编:贺志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