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礼花 >> 礼花优势 >> 正文 >> 正文

烟火里的乡村记忆生活在别处

来源:礼花 时间:2022/5/7
原文刊发于:“文心传媒中心”,-01-25“所以不如慢下脚步来,在瞬息万变中体味一切的静止。”

——题记

我关于乡村生活的记忆,有一部分是在六岁之前,有些模糊不清。从六岁离开乡村到城市定居下来之后,我对乡村的记忆大多只能在周末放假大包小包回村探望爷爷奶奶中寻找,但日子富裕起来之后爷爷奶奶也被接到了城里,再去寻找什么所谓的乡村记忆,大多要在碎片的时间里捡拾了。

过去就像旧烟火,堆积在角落,找到划燃便是一道亮色。乡村生活虽然已经成为我人生中越来越少的碎片时间,但也正因如此,它才弥足珍贵,才能在这大部分记忆都如胶片一样慢慢褪色变黄的时代里永远光鲜亮丽。

作为家中最年幼的孩子,在万众瞩目中出生,在被寄托厚望下长大,即使家里人想给我更优更好的生活条件,但乡村生活的上限也就摆在那里,很难改变。可谁又能说没见过城市的孩子会觉得乡村生活差呢?我很庆幸能和见证过千禧年更替的哥哥姐姐们一起再经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童年时光:潜进田地里偷玉米、爬上房檐摘枣子、走进南村新开的街机厅、为看春晚而不停调着天线、搬着马扎去村委会看黑白电影、去隔壁棋牌室叫爷爷奶奶回家吃饭。我想乡村生活在那时往往是无忧无虑的代名词。

站在萧瑟的冷风中往往是乡村生活的必修课,因为乡村的炕是完全不同于暖气的,夜里在灶膛中烧的柴火余温散尽,它便只是铺了布被的冰冷的水泥。但村里的早餐是不会亏待每个早起的人儿的,那时的早餐只要三块钱,新鲜出炉一咬脆的发响的火烧与晶莹剔透,皮薄馅大的馄饨便可以热腾腾地闯入你的胃里。在村子里吃早饭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卫生问题,多数有了名的早餐摊往往都做了一辈子了,味道有保证,卫生同样有保证。

如果早起的一顿早饭会让你的胃心满意足准备投入工作的话,那么邻里街坊往往会让你的心也暖起来,投入新的生活。在村中吃早饭你往往会有如此“奇遇”:正准备去付钱的时候,老板经常会告诉你钱已经被谁谁谁付过了,这时你才会想起来,刚才跟你在早点摊偶遇张三已经用这三五块钱给你道了早上的第一句好。走出胡同弄堂,迈在大街小巷,见到的熟人第一句话往往是“吃了吗”,分手时的最后一句话也总是“有空来打个晃(串个门)”。乡村生活就是这样,邻里之间只隔一道墙,仔细闻一闻,便可以知晓谁家今天做了什么菜;仔细听一听,便可以知道谁家又在准时收看天气预报了。

我仍然记得村中“阜兴市场”开业的那一天,我为认识“阜”字而向爷爷炫耀了很久,也为市场里的琳琅满目而晕头转向。那里算是村子里的标志性建筑了,同时它更像是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纽扣,它搬来了城市里处处可见但村中却凤毛麟角的新鲜事物,这无疑会万人空巷来此一览无余。但没人会想到,那见证了它辉煌开始的每个人也注定要见证它日益的没落。

斗转星移,白驹过隙。离开农村的那一刻确实是迈向新生活的一刻,但也是从无忧无虑的生活走向需要拼搏奋斗的生活的一刻。从那一刻开始,农村生活阡陌良田也许再也比不过城市的灯红酒绿,所有的过往的一切都被打成了碎玻璃。

几经辗转,从城市再回到农村,也许你会发现城市用排在路边一个接一个的垃圾桶代替了乡村里只能堆在路边的垃圾,会发现村委会放的电影确实已经过时,会发现曾经的三五块钱就能买到的早餐已经成为过去式,过年才有机会放的烟花也已经被全面禁止。不知道有多久,我一边向往着曾经的农村生活,一边又躲回了城市的襁褓之中。

可为何会如此呢?我常常看着老家中洗菜池流水的漩涡陷入沉思:明明一切都在向好发展,可为何却总觉得少了几许点睛之笔?我应为垃圾桶的增设乡村环境的改善而感到自豪,为村委会全面改革装修而焕然一新感到新鲜,为村中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感到欣慰,可为何却没有呢?

过去的乡村生活随着经济发展也许早已烟消云散了,但这无可厚非。乡村在迈向乡镇,迈向城镇,这是所有人殷切期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乡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小,这是所有人众望所归的。在童年的天真与涉世不深的加持下,过去的乡村生活充满美好的气泡,这些气泡不光因时代发展,同样会因年龄的增长而一个接一个地被戳破。

但彼日的美好也并不会即刻全部消散,所以如果再有时间回到过去那个充满美好与留恋的地方,不如慢下脚步来仔细寻找一番,也许你仍然可以发现那过去能让你放风筝的野地,可以找到隐藏在众多店铺间卖红白机游戏卡的门店,可以发掘能够任你爬上爬下的房檐,可以在这瞬息万变之中,体味一切的静止。出品

湘潭大学文心传媒中心

作者

尹德庆

编辑

杨光

责编

李筱琴郑欢刘瑾

审核

杨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