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礼花 >> 礼花优势 >> 正文 >> 正文

烟火宁武汾源古长城考察记

来源:礼花 时间:2022/5/11

杜鹃声里春情驻,烟火人间四季新

第9期/04/10

烟火河岸

长河藏史话,巨龙卧关山,执笔江湖逢故人

我沿着黄河两岸,追溯一条河流的历史

以及那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故事

烽烟滚滚,炊烟袅袅,无一不是人间烟火的味道

于是,这河岸成为烟火的河岸

聚拢来是烟火,摊开去是山河

缭绕时,像人间的道场

世世代代黄河儿女虔诚祈福

宁武汾源古长城考察记

航拍赵长城

引言

山西省宁武县地处晋西北管涔山区,山雄峰奇,谷险石怪,林木繁荫,水草丰茂,自古为胡汉冲突、相争之焦点,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碰撞、交融的边缘地带;宁武与神池、朔州之间的界山,便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界山,历朝历代在此修筑、巩固长城,以民族的脊梁挺起在绵延的山峰之上,拱卫中原沃土不受侵犯。是故,自古以来的宁武都以军事重镇和边塞文化著称,保护这段农、牧分隔的标志性“边墙”是关乎民族、关乎历史的大事,而挖掘长城文化与精神内涵也是重塑民族尊严、教育子孙后代的有效途径。

如今,金戈铁马、鼓角争鸣的沙场往事虽已被历史的烟尘所淹没,而烽火连天的战争影像却还是被蜿蜒在群山之巅的那一段段“边墙”记录下来。从舌锋凌厉、剑光凛冽的春秋战国开始,经和亲定边、烽火拒敌的汉魏隋唐,到闭关锁国、围墙挡马的大明王朝,宁武这片土地注定了兵家必争的境遇、关城尚武的雄风。长城作为冷兵器时代最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在这里历经几个朝代的修筑,成为最为奇特的塞上奇观,见证了历朝历代民族之间的纷争与融合。

追溯历史,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的牛耕与铁制农具,到战国时期得到普遍推广。考古挖掘中,至少有22个省、自治区的余处出土过铁制农具,包括耒、锸、锄、钁、镰、犁等。中国农具史上的那次大变革,使农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也间接导致了农耕生产与游牧生活分界线的形成。秦、赵、燕等国家因农耕需求而不断向北拓展疆域,挤占游牧地区的土地,而以草原为生的游牧民族每到秋草枯黄、需要储备过冬食物的时节,便又开始垂涎于农耕地区的硕果秋粮,他们一兵拖三马,突破胡汉分界,长驱直入中原,远到太原、临汾等地,抢得粮食之后,再呼啸北归,回到他们的枯草荒原安然过冬。胡汉之间频繁的挤占、抢夺和冲突,迫使他们各自为政,迅速强大起来。短兵相接的频繁摩擦,似乎已经满足不了战争与防守的需要,围墙御敌成为当时唯一可行的军事防御举措。

《山海经》有云:“管涔之山,汾水出焉。西流注入河(黄河)。”《水经注》又载:“汾水出太原汾阳之北管涔山。”这里提到的汾水之地便是今天的宁武县管涔深处的汾河源头,战国时赵肃侯父子修筑长城之境北所在。有史书为证,《晋乘嵬略》记载:“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赵肃侯在宁武一带修筑了长城……历经战国、秦、隋等历朝的修葺,到明洪武至万历年间,又先后十一次修补加固……”又据《宁武县志》记载:“今宁武地区纳入赵国版图。公元前年,赵肃侯曾在宁武境内修筑长城……今遗址尚存。”都证实了赵肃侯在此修筑长城的历史创举。

多年后的今天,坐在一堆被风沙剥蚀了年轮的巨石之上,抬手可摘云絮,挥袖可收清风,我仿佛听得到赵肃侯声威震天亲点将,看得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驱楼烦,战国风云大篇章,全写在这千古烽烟“第一墙”。——赵长城,你是否已经听到了一个大时代的热切召唤,你是否愿意从浩瀚林海中露出自己古老而又神秘的斑驳面容?

笔者在大洼村赵长城遗址

谢岗地村读取千古事

汾水之滨寻访赵长城

东寨,是与“西寨”(三马营村)相对而言,两个村子背靠的山梁上有堡子、墙垛,往东北延伸到坝沟湾,往西南连及到马仑草原、芦芽山与荷叶坪。这些建筑遗迹让人不禁想到这里曾是历朝历代屯兵之所、边防重镇。年,经山西省文物局文物普查认定,现存于宁武县管涔山之楼子山、林溪山、花塔岭等诸峰之上的边墙为赵长城遗址,明显遗迹二十余公里,墙体保存较好的有三段,总长约五公里。

最早对这段长城予以热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