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礼花 >> 礼花优势 >> 正文 >> 正文

著名作家二月河逝世不喜欢皇帝作家称号

来源:礼花 时间:2022/12/25

15日凌晨,著名作家二月河在北京病逝。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南阳作家群代表人物,因其笔下五百万字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作品,被海内外读者熟知。

年12月,《中华儿女》杂志曾经刊发《二月河:培植心中永不凋谢的玫瑰花》一文,全面介绍二月河的人生历程,今天我们重发此文,缅怀这位杰出的作家。

二月河:培植心中永不凋谢的玫瑰花

文/傅祎男   

平时聚会时,尽管因为一份熟悉感,大家可以像老朋友般依照年龄辈分,亲切随意地称呼他为二哥、二叔、二伯,闲聊间,逗得他和我们一起哈哈大笑。但在交流与采访时,记者还是出于尊敬,对这位华人文坛的顶级大作家,唤一声先生和老师。二月河朴实厚重,待人真诚,虽闻名遐迩于海内外,但从不端身段摆架子,颇有长者之风。   

先生遣词造句大气优美,才情动天下。有人说,哪里有华人,哪里就有二月河的读者。这非溢美之辞,事实的确如此。从国家最高层到普通民众,从港澳台地区到海外华人圈,都有众多读者对他的作品爱不释手,津津乐道。谈及这些,先生摆摆手,谦虚有礼,笑容淡然。   

正是由于这样的成就与素养,年10月15日至18日,著名作家、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二月河,受邀列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作为为数不多的从事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之一,他与总书记面对面交流,就文化事业发展和繁荣问题阐释自己的思考。   

“读书积累,人生就像美丽的弧线”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年代初创作《康熙大帝》时,为了与小说描绘的历史风云更好地协调,他起笔名“二月河”。直观的理解,是二月的黄河冰凌解冻,向下游奔放。深层的寓意,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迎来文学艺术的春天。他的文学创作之路,正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化雨,起步腾飞。此外,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故起此名还用以告诫自己,无论何时都不要忘本。   

二月河没有上过大学,更有意思的是,小学留一级,初中留一级,高中留一级,以致高中毕业那年,他已经21岁。说起当年留级,有着诸多因素。父母工作流动性大,导致他不断变换学校。而每所学校的课本内容、学习进度不同,教学水平也不一样;加上二月河从小率性而为,不受成规限制,喜欢特例独行。即使坐在教室,他也常心猿意马,作业的字更是写得乱七八糟,缺胳膊短腿。他喜欢热闹,常逃课下河摸鱼,抓螃蟹。与一般声名在外的人不同,他不但从不隐讳这些经历,还饶有兴致地讲给朋友听。他坦言衡量一个学生的成绩,除考试分数外,更重要的是看素质、个性和能力。记者至今清晰记得以前交流时,他语重心长地引述的话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他的心中,为学者要体悟更高层次的人生与学问,必具有崇高的品德和完整的人格。而读书对此有很大帮助。   

少年时期,课本无法吸引兴趣,但“闲书”却常使他着迷沉醉。读小学时,他在玩耍之余,找到一处安静的地方坐下,仔细地翻看《西游记》和《三国演义》。上中学后,《史记》、《后汉书》、《晋书》成为让他不忍放下的“宝贝”。年二月河参军成为一名工程兵,奔赴山西太原、大同。当时,他每天要下到环境恶劣、空气浑浊的井底,趟着半尺深的污水,挥汗如雨般卖力气地挖煤、运煤。他想,自己已经到了生活的最底层,仿佛在锅底一般,如果不通过刻苦的努力,无法改变命运。限于当时的条件,二月河觉得充实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多读书,提高自身的综合知识水平。于是,开矿中间休息时,他掏出随身带的《红楼梦》,倚靠或平躺在煤堆上,借着头顶上矿灯发出的光亮,津津有味地品读。   

一年后,二月河被调到辽宁一处深山腹地,挖洞建国防工程。地缘艰险,生活单调。除战友外,人烟渺渺。当时正值“文革”期间,就是八个样板戏,没有其他可以让人解决空虚饥渴的精神食粮。在这样的情况下,二月河为解决自己的精神困惑,想方设法寻找图书看,先从一本《辞海》开始阅读,将能背的都背下来。年,他成为团里的文化教员,兼任图书馆馆长。当一天的繁重劳动结束后,战友们呼呼入梦时,他却在被窝里小心翼翼地用手电筒照着,如海绵吸水般一本接一本地看《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贞观政要》、先秦诸子百家方面的书籍以及外国名著。10年的军旅生涯,10年的读书时光。转业后的岁月里,记不清多少次,他因在书店和图书馆的角落里一坐一天地求知,而被店员在下班时夺书请出,或被管理员遗忘而反锁其中。后来,为了研究《清史》,他阅读了众多稗官野史,甚至连面相、算命、杂耍的图书,也得者珍之。   

就这样,从所谓的留级生到著名大作家,热爱与坚持如影相随,默默无闻却厚积薄发,经过了一个又一个艰辛的历程。回首这段生命中的奇异岁月,二月河心境平和:“我自己感觉是无意的。原来根本没有想到当作家,亲人和同学也没有一个会想到我将来有一天成为著名作家。我就是有兴趣,有毅力,喜欢看书,可以专注痴迷地坐下来。经过这样的日积月累,自己在文学、史学和哲学方面,就会由量变到质变,逐步提高。后来再看别人写的小说,就感到我也能写的出来,甚至写得更好。于是,我就有了创作的欲望和冲动。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和想法,很自然。现在回眸一看,要是再重做一遍,我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不具有可复制性。” 

▲二月河的军旅生涯

礼花再美丽,如果不去点燃,也不会绽放光彩,只是裹在纸箱里的一小团火药。通过自身的不懈付出,二月河在充盈希望的人生枝干上结满累累硕果。他一生获奖众多,其中有三项自己尤为高兴:一是前不久,由32家海外华文媒体共同发起评选的“中国当代文坛八大家”,二是美国评的“海外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家奖”,三是由香港中学生评的奖。谈及此,他说道:“‘中国当代文坛八大家’这个评选,是别人告诉里面有我。我觉得高兴。至于准不准,人家怎么说,我也不管。我就觉得这是读者给我评的。美国给我评的‘海外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家奖’,评奖方法有意思:一是图书馆里的借阅率,二是书店里的销售率,三是读者的投票率。完全由电脑控制,打出来是谁就是谁。我认为这样的奖比较公正,是读者亲自参与的,是那些我无法贿赂的人给我的。说到香港中学生给我的奖,他们凭着自己的天性或本意来买我的书,给我这个奖,所以即便不拿奖金奖品,但是我依然能感受到这是他们给我的最高荣誉。”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在二月河看来,这需要人生的不断修炼,不能出了成绩就感到自己永远是一颗恒星。人生就像一个美丽的弧线,上升时是绚丽的,下降时是柔和的。他现在喜欢看些佛经和《圣经》,视为很美的哲学散文。他认为这是很有思想的伟人读书后对人生和世界的感受,看透一些,人们就会更加珍惜情谊和看重精神价值,变得平和与豁达。   

“‘落霞三部曲’,解读华夏文化需要健康思维”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二月河的自学积累,勤奋执著,堪称典范。除读书外,他将写作视为在大漠上作持久的精神旅行,面对外面世界五彩斑斓的诸多诱惑,要不断提醒自己穿过沙漠,走向前方的绿洲。他没少遇到坎坷、磨难、困惑和无奈。最初开始文艺创作时,第一个剧本《刘秀》,以及后来成为《康熙大帝》第一卷内容的《匣剑帷灯》,四处投递,石沉大海。一气之下,二月河将退回的剧本一把火烧掉。后来随着人生成长,遇到想不开的事情时,他就通过写作转移思路,将不良情绪岔开。几年前,他患脑栓塞中风,经抢救后仍半身不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也随即而来。医生叮嘱他静养,如果复发便不可逆转。但此时《乾隆皇帝》书稿未结,心急如焚的他不计生死,常刚拔针头就在病床上铺木板写作。   

为了心爱的事业,他数十年全身心投入。花团锦簇、暑热难耐的入夜时,在一盏微微明灯与一弯清清月辉陪伴下,他行文的身影,从容坚韧。为驱散睡意,二月河将打得半满的水桶小心翼翼地移至桌子下面,然后双腿放进其中,一阵清爽凉意瞬间涌上全身,不仅提神醒脑,还可以避开蚊虫袭扰。雪花点染、寒冷刺骨的季节里,在狭小的斗室内,他要么使尽全力地搓手取暖,要么将开水倒在毛巾上热敷,要么索性几步走到蜂窝煤炉前,猫着腰烘烤手心和手背。艰苦的条件,投入的创作,使得他数次医院抢救。冬夜写到凌晨三点实在困得不行时,他就猛抽几口烟,然后用烟头烫自己的手臂,以保证能顺畅地继续伏案。一段时期内,他不顾头发一绺绺地往下掉,仍然日写万字,在心中笔下的大天地间纵横驰骋。   

说起中国历史小说,人们自然会想起二月河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清史浩如烟海,如果缺乏深入了解,要想写好康雍乾这样的人物,难度可想而知。他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和“不求真有,但求会有”的创作原则,以一年一卷计30多万字的速度投入创作,将清朝康雍乾盛世余年间既空前辉煌又行将没落的历史画卷,以及其中的风土人情、官场世态和时代风貌,深刻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万字的三部巨著寻幽发微,钩言稽沉,似高山竣立,如江河横溢,显出英华吐纳、高致含茹的意蕴美,堪称扛鼎之作。因而炙手可热,好评如潮,多次再版。   

他在最初创作《康熙大帝》时,想借用满洲人出入关时的虎虎生气、勃勃生机,来激励比较退化的文化风气。用两种文化的融合这样一个激化的过程,表示出对社会思索的理念。在他的笔下,康熙不论国家大政,还是个人素养,都闪耀着光彩。一句“朕以人民为长城”壮怀激烈,气魄豪迈。8岁登基,15岁智擒鳌拜,19岁撤番解决吴三桂问题,29岁解决台湾问题,三次亲征准噶尔,六次南巡,是一生做出很多丰功伟绩的政治家。此外,他懂七国外语,数学水准是当时全国最高的,到河南视察工地,测量河工都是用自己制造的仪器。他还写了一篇关于地震的论文。他的音乐、医学、诗词、书法造诣,样样都是顶尖的。 

▲年6月26日,郑州大学聘请二月河担任文学院院长。校长申长雨向二月河颁发聘书、佩戴校徽

“这个人如果活到现在,也是非常了不起的高级知识分子。他有忠厚的长者风度,心胸比较开阔,个性比较好。尽管如此,康熙本质上还是一个封建地主。他并没有把那么好的个人素质应用到工作中去,没有把它推动到整个社会进步中去,自始至终只是作为个人爱好。从这点上讲是康熙的严重不足。”   

人们习惯根据泛泛印象,将二月河的作品称为“帝王系列”,对他冠以“皇帝作家”之谓。但二月河对此并不认同。他坦陈还是“落霞三部曲”更为恰当:“我是怀着非常伤感和遗憾的心情,写完这三部著作的。康熙在位61年,雍正13年,乾隆60年,合计年。在这样一段并不算短的历史阶段中,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正值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也是俄国彼得大帝进行国内改革时期。而中国却在不停地固步自封,不停地在那里翻烧饼。我的书写到最后,还是翻烧饼的镜头。造成中国落后的原因很多,我只能在小说中给大家一些启示。如果称‘帝王系列’,就表现不出我对文化的思考。我们可以打开书看看,作为他们个人这方面的表述很有限。大量的篇幅是表现当时纷繁复杂的斗争,政治、经济各种结构的交叉。目的是通过对封建社会的虚伪性,那种蕴含在温情脉脉背后的血淋淋事实的揭示,使读者对封建社会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出自《滕王阁序》的名句。谈及创作“落霞三部曲”最直观和最深切的感触,二月河进一步讲述道:“我这三部著作不是单纯地歌功颂德。在书中,我写到华夏民族的文化本质,有两点非常突出:一是太阳快要落山时,晚霞特别的绚丽,特别的丰富多彩,特别的雄浑,特别的壮观,特别的令人神往。那种流动,那种飘逸的感受是非常令人感动的一种文化特色,很灿烂。二是我们的文化中存在着一些很落后、很要命、很腐朽、很黑暗的东西,不可逆转地走向衰亡,要坚决抛弃。这就是太阳就要落山了,黑暗就要来临了。这既是晚霞的特色,也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年和年发生两次鸦片战争,如果我们的文化没有毛病,为什么会被打得惨败呢?经过多次波折,我们的文化在大历史和近代史里都受到过很严重的考验。这就说明存在很落后的东西,要进行总结与批判。这样解读华夏文化,我才觉得是一种健康的思维。”   

关于“落霞三部曲”,二月河最喜欢的是历史上的康熙其人,写作上最满意的是《雍正皇帝》,在塑造人物上下功夫最大的是《乾隆皇帝》。在谈到对封建社会的认知时,他用了一个很形象的词语描述——回光返照。油快干灯将灭,火即不安分,开始跳再啪一声熄。这最后的状态就叫回光返照。中国史学界长期以来认为,从秦始皇到中国近代两千多年里,康雍乾这三代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时期。“其间,中国的封建制度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乃至军事,都达到极为完善、极为成熟的阶段。在这个情况下,将康雍乾作为社会的主流提出来,可以更多地揭示文化特质。我在书中对当时社会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解剖,包括皇帝的心理,臣民的心理,从达官贵人到贩夫走卒,可以说书里全部是在写封建社会下整个中国的社会形态。”   

有评论家认为《雍正皇帝》的艺术成就是“继《红楼梦》以来最为优秀的长篇小说”,也有人说是“百年不遇的好作品”,把二月河与曹雪芹、莎士比亚相比。对于外界的毁誉,二月河处之淡然:“对我的作品说什么的都有。说好的我没表示过感谢,说不好的我也未进行反驳。我对作品的评价是已经使用自己最大的力量,想把中国的文化传统,把中国封建社会末叶最后一次的文化灿烂性、丰富性、启示性表现出来。不要管别人的评论,骂我的也很多。你去百度‘二月河吧’看看。我们就管写书就行了。”网上有几十万条关于二月河的评价,有的爱得要命,有的恨得要死。二月河认为这是读者的一种情绪语言。如果斤斤计较,别人一反对就跳起来,那不是正当的和读者的关系。  

“精神文化,每个人心中永不凋谢的玫瑰花”   

年10月17日上午9时,当二月河所在的第六小组正进行分组讨论时,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大家中间,微笑着向大家问好,并坐下认真听取讨论。   

“这是我第二次与胡锦涛总书记面对面交流。总书记温文尔雅,和蔼可亲,让我们感觉十分亲切。”年3月1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二月河第一次与总书记直接对话,留下难忘印象。时隔短短一年多,再次见到总书记,他又增添了一份珍贵的美好记忆。

当天讨论的议题,是胡锦涛总书记作的工作报告及《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作为小组的首位发言者,二月河充满感情地说道:“实行改革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必将产生震撼性效应。政治上,空前的宽松在历史上前所未有,给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当代科技渗入,给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绿色通道,使文化更具社会性、人民性;民众文化生活普遍丰富,给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合适的土壤;中外文化可以自由交融,必将产生强大的文化融合优势……”他畅谈了20分钟。胡锦涛总书记神情专注地倾听。   

“精神文化是每个人心中永不凋谢的玫瑰花。”当二月河说完结束语时,引来现场掌声如潮。胡锦涛总书记对他报以真情的微笑。   

对话二月河 

《中华儿女》:您参加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小组讨论中第一个发言,您当时心里最想说的是什么?有哪些感受?   

二月河:我对中央和胡总书记讲,十六大报告和十七大报告里都谈到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中央专门开会研究社会主义发展和文化的发展繁荣的问题,我感到党应该处于战略性考虑,明确提出文化大发展。   

这是党第一次召开全会讨论和研究文化问题。作为一个作家参会,为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谈自己的想法,我感到很兴奋,也很光荣。   

《中华儿女》:您在发言中表示文化改革必将产生“震撼性效应”,“震撼性”怎样理解,具体体现在哪里?   

二月河:我们从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始回顾,当时虽然不是中央全会,但是讲话从整体上对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全国的文化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改革开放30多年间,又有很多关于文化发展和繁荣的经验与总结。   

在当今这个时期召开这样一次中央全会,带有战略性。可以说这是对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是对新时期要怎样保持自己的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思考与探讨。   

中央召开这样一次全会,征求全党各界人士认知,在这种情况下,对文化改革这样一个决议进行讨论并付诸实施,对我国文化的下一步发展具有长效指导意义。这既是一个刚性文件,又是一个号召书,一个动员令。   

《中华儿女》:您在结语时讲到“精神文化是每个人心中永不凋谢的玫瑰花”,在您看来,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对于一个民族的作用是什么?   

二月河: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对于一个民族至关重要,是精神力量的一种寄托,是整个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体现,关系到一个民族能否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站住脚,能否持久和永恒地发展。 

我们今天需要思考的是,用什么填充我们的精神?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这个民族,不要迷信GDP,GDP能作为我们进步的单一标志吗?不行的。要把我们的国民素质普遍提升才行。应该在制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每个民众心中都栽种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花。用爱心,用仁心,用以人为本、和谐国家、和谐社会的主体思路,铺垫我们整个社会、整个文化的灵魂。有了这样一个灵魂,我们就能经得起严酷的考验,即使在极困难的情况下,我们这个民族都是有希望的。我就是表达这么一个意思。   

《中华儿女》:在这次会议上,您说到外来文化和平进入现代社会,这对当下社会有什么影响? 

二月河:当今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文化发展虽然面临重大挑战,但同时迎接的是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文化发展繁荣已到了历史转折关头,这是历史的必然。我们是文化资源大国,但算不上强国,我们期待文化强势到来。当代科技渗透每一个家庭,进入青年人的生活当中,使文学艺术和文化有空前的传播能力与机会。这个外来文化与我国56个民族文化,和谐融汇产生强大的文化杂交优势。   

另外,也不要小看民众对文化活动的诉求。民众自愿组织的文化活动,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普及和推动,为文化发展繁荣提供合适的土壤和温度。   

《中华儿女》:刚才您说到当代科技的渗入,现在网络文化已成为各种思想交融的平台,您觉得网络在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上,有哪些积极作用?不足在哪里?   

二月河:网络将参与文化活动变成每个人的事情,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参与文化事业发展。这在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不要小看年轻人,他们有些思辨能力和思维的独特性,使我们感到惊讶和羡慕。尤其是网民和最先进的科技手段紧紧相连,他们的需要很可能代表了当代的需求。现在年轻人有什么想法、故事、段子,一个手机群发马上就行。过去我们发表一篇文章,需要手写出稿子,经过初审、二审、三审,只是作家的事。现在变成全民参与,剥夺了作家的创作垄断权。这是极好的事情。   

当然也存在问题,外来文化通过网络迅速传播,使我们在文化和宣传方面出现一些负面东西。这需要社会学家、政治家,包括各领域专家共同研究制定合理合适的管理机制,使我们的文化沿着健康渠道发展。从总体上说,我认为网络充分展示了整个民族的创造力和创作力,还是积极、阳光式的发展给我留下的印象更深。我对它持一种敬畏的态度。   

《中华儿女》:在此次全会上,您主张设立中国文学最高成就奖,初衷是什么? 

二月河:现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相对在文化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的原始创作受到冲击,有很大影响。一次我到广东考察,那里的文友告诉我,在现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写稿子已经没有意义。比如现在的电视剧,很多台找来找去都觉得没有合适的,节目雷同,歌曲似曾相识。实在没有办法,就把《铁道游击队》、《烈火金刚》诸如此类上个世纪的作品拿出来重新拍。这说明现在缺乏与时代相呼应、相匹配的健康的原始创作。尤其是机制性的原创处于一种贫困状态、饥饿状态,或者是严重的营养不良状态。没有好本子,没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怎么能有让民众产生震撼力的艺术效果呢?   

基于此,我主张设立国家级大奖。这当然是权宜之计。长久之计还是要注重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随着对文化管理、社会管理机制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这种东西只能慢慢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全方位推进,才能产生相应的效应。但从应急的方面来说,我们应该有措施、有重奖,先培育、造就一批经典的文化艺术作品和文化产品,先给当前的文化事业热身,然后再逐步提高。   

《中华儿女》:作为大作家,您认为创作出经久不衰的精品,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是什么?   

二月河:刚才讲了,第一作者本人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可以用一点物质刺激,使从事创作的人不至于太吃亏,为生计发愁,从而更好地创作出一批健康的、带有时代特点的原创精品,使一批具备创作实力、有创作愿望的人,情绪受到调动,凝聚起来。通过他们的拼搏,创作出一批经典的文化作品和文化产品。 

编辑|安吉

中华儿女

家国天下,民族脊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