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小时候老过春节是非常讲究的,老规矩、老理儿也特别多,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响声,所以人们过春节有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鼓等习俗,春节一般是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元宵节为高潮,腊月二十三是民间传统的“小年儿”,一到腊月二十三,一年一度的春节就拉开了序幕。家家户户开始忙活了,祭灶、扫房子、蒸馒头、贴福字、贴春联、贴年画、贴门神、剪窗花、置办年货,一直忙到除夕夜。
每年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儿”家家户户都要“祭灶”,传说这天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在灶王爷像前摆上香烛、糖瓜儿,这种仪式称“送灶”或“送神”,“糖瓜儿”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米黄色的特别硬,长条棍状的叫“关东糖”,扁圆形的叫“糖瓜儿”,据老人们讲:“祭灶”是人们为了让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给家里带来幸福吉祥,保佑一家平安,所以要给灶王爷吃糖瓜儿,灶王爷吃了糖瓜儿就能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了。每年一进入腊月,走街串巷叫卖关东糖的小商贩就活跃起来了,哪条街道、哪条胡同的购买力强销售量大,他们非常清楚,因为在旧时的北京城有钱人都是住独门独院,按照清朝的规矩只要看看这家院子的大门就能判断出这院子主人的身份和官位,因为在大门门框的上方都有凸出来的一排圆木,或六角形或八角形,上面经常写有“吉祥”、“万寿无疆”、“吉祥如意”等字样,这凸出来的圆木叫“门簪”,如果是两根“门簪”说明这家主人是四到七品官职,如果是四根“门簪”说明这家主人是三品以上官职,再有大门口左右摆放的门墩,如果门墩是扁圆形的,说明这家主人是武官,如果是扁方形的说明这家主人是文官,(当然门墩还有更细的划分)。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春节前大搞卫生是我国素有的传统习俗,每到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打扫卫生、拆洗被褥、刷锅洗碗、清扫房屋、庭院,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腊月二十四有的地方也叫“扫尘日”,人们借“尘”与“陈”谐音表达除陈、除旧之意,也是想把一切晦气、穷运统统扫地出门,寄托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和迎喜接福的祈求。
从腊月二十五到大年三十虽然中国的南方北方风俗讲究有所区别,但大体上是相差不多的,而除夕是指一年当中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除夕意思是月穷岁尽,旧岁至此而除,来年更换新岁,除夕是春节的高潮,俗称守岁,守岁是从年夜饭开始,传统的年夜饭是合家团圆幸福祥和充满骨肉亲情的家宴,又称团圆饭。另外到子时接神后,全家人聚在一起吃素馅接神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意,整个除夕夜都是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还有的人家在屋里、院子里铺上芝麻秸,让家人在上面踩踏,取其“踩碎”之意,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按老理儿说这一天不能动扫帚、不能泼水倒垃圾,否则会扫走运气、财气,招致霉运。
小的时候特别盼望着过年,有一堆好吃的,好喝的,漂亮的新衣服。最重要的是有一大堆烟花可以玩,好多年都没玩过了。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包饺子、蒸年糕,打灯笼、放鞭炮。”这是我们小时候的一首儿歌,那个时候对于“年”的盼望很多很多,所以过年就成了孩子们一年中最快乐的事情。
也许,我们儿时的好多回忆已变得渐渐模糊,但那些关于儿时过年的记忆碎片却随着岁月的沉淀越发清晰……也许就是因为再也回不去了,所以于我们来说才那么珍贵,每一个关于儿时过年的符号都能牵动我们的心……
鞭炮
还记得小的时候每逢过年,不管自己敢不敢放鞭炮,都会早早的吵着让爸妈买,看着绚丽的礼花,听到清脆的响声,儿时的心中总是会有说不出的喜悦……
还记得那种小鞭炮吗?
儿时过年的时候,路边总会有一个卖鞭炮的小摊子,大年三十还会摆到中午一点,几个孩子凑凑身上的钱,买些小鞭炮和花炮,就足够我们玩上一下午了……
听着“噼里啪啦”声…
放爆仗时一个人是没什么意思的,要和小伙伴们一起,走一路放一路,直到现在,还能在梦中听到那伴随着爆仗炸响而传遍山谷的“咯咯”的笑声……
新衣服
小的时候,对于我们来说,过年最开心的事情应该就是有新衣服穿。小伙伴们互相会炫耀,小脸上洋溢着快乐和幸福……而如今,购置新衣已经成为我们的家常便饭,那种纯真的快乐也随之消失了……
喜欢小朋友们羡慕的目光
那几天会格外地爱干净,穿着新衣服总是小心翼翼地生怕会弄脏一点点,也会惦记着算好时间,在开学的时候能再穿上已经洗干净的新衣服,去学校里臭美一番……
新衣总是会买大一号
小学的时候,叔叔送我一件红色的棉衣,上面还有一个可爱的小人。平时妈妈都要买大一号的衣服给我,那是唯一一件大小合适的新衣服,记得那年穿了好多次,但第二年就没法穿了……
春晚
那个时候春晚是最辉煌的娱乐盛典,时间一到,每家每户都会坐在电视机旁守着,生怕错过一个好看的节目。而如今,它似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围坐在电视机旁,从8点到12点
那会儿的春晚,一年就这么一次,载歌载舞,说学斗唱。每年除夕夜晚八点全家人一起围在电视机前,一起开开心心地看到十二点,然后一起到院里伴着四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燃起新年的鞭炮,迎来新的一年……
小时候总是睡着看春晚
自打我记事时候起,就有春节联欢晚会了,那个时候还小,印象深刻的不是什么节目,而是自己从来就不能熬夜等到将春节联欢晚会看完,往往是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压岁钱
记得儿时过年走亲戚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给长辈拜年,因为一定会有压岁钱可以拿,小手接过红彤彤的小红包,心里甭提有多开心了。而如今,那个时代不在了,发红包的人已经换成了我们……
压岁钱塞进口袋的感觉真好
大年初一早上起来就开始兴奋了,平时不爱跟大人打招呼的我们,现在见了谁都不怕,因为总会有压岁钱塞进口袋。几天下来,俨然成了个小富婆……
压岁钱从我的手指滑向妈妈的手掌
记得小时候得了压岁钱,母亲总是第一时间要过去,说是给我放着,怕小偷偷走。我那时还小,最怕小偷,所以每次都原封不动地交给她。可放着放着,就被花掉了……
年夜饭
小的时候你有没有在家人准备年夜饭的时候,偷偷去厨房偷东西吃呢?应该很多人都会在吃饭之前就吃得很饱了吧……而如今,大家都怕准备年夜饭麻烦,更多地选择去酒店,慢慢的那种浓浓的年味淡了很多……
包硬币的饺子
记得小时候过年回奶奶家,家里用灶煮一大锅饺子,其中有几个饺子中放有硬币。几个孩子为了吃到硬币,不停地吃着饺子,知道吃不了了,望着碗中刚加的饺子,一狠心就又吃了……
吃的就是过年的气氛
我小时候,常常是盼吃年夜饭。盼吃年夜饭,倒不是馋吃什么东西,觉得这么多人坐在一起,很热闹,很好玩,心里快活……
小吃
那时,一到过年,小朋友们就不会再因长了几颗蛀牙而被禁止吃零食。于是,不管是瓜子、花生、糖果、油炸小吃等,平时不能痛痛快快吃的东西,在过年的时候,我们就会把肚子吃到圆圆的……
一边守岁,一边吃小吃
炒瓜子、花生,以及各种糖果(当时高级的糖就是大白兔)盛上果盘摆上桌,一边看电视,一边吃,等到子时一到,家家户户都开门出去放鞭炮,霎时间鞭炮声震耳欲聋,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童年渐行渐远,年味儿越变越淡,父母和我们都在老去。时间都去哪了?
原标题:《小时候过年的场景,满满的都是回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