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礼花 >> 礼花介绍 >> 正文 >> 正文

周原文艺文学周刊第2期月到中秋分外明

来源:礼花 时间:2022/10/28

周原文艺文学周三年第2期月到中秋分外明目录秦紫:酒伴思绪过中秋王宗仁:母亲的石榴树杨宏祥:那年月圆月饼香闰土:环卫工请品尝一下月饼程忠武:一颗纯心挂天中(外两首)杨公劳:歌词(中秋快乐)中国散文学会“记忆中的运动会”主题散文征稿段爱锋:记忆中的运动会

酒伴思绪过中秋◎秦紫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曾经当过兵的我,想起军营里的第一个中秋节,总有那么一点淡淡的伤感涌上心头。

  我们的营房,在距公路五米的土岗上面,是典型的黄土高原窑洞,顶上长满了青草。四周没有围墙,只是高高的白杨。中秋的月又圆又大,照着黄昏的土山,山上没有树,只有待收的谷物,在月光下呈现一抹轮廓。营房离县城五公里远,所以静静的,只有远处城里偶尔闪烁的礼花光彩。

  连队中午会餐。在相对贫穷的当地,我们的伙食还是很好的,八菜一汤,比平时多了鸡、鱼等,每人一瓶啤酒。除了连长和指导员举杯说些祝福的话,全连战士都言语不多,一顿会餐都是在战士们沉默的情绪中度过,每个人心中都积蓄了太多的情感,也许只有晚上对着月亮才能释放出来。

  晚饭后,每个班里都分了月饼、果品。班长把它们摆在房门前的小桌上,特意把探家带来的张弓白酒拿出来,每人倒了一小杯,说了几句祝福的话。

  慢慢的月亮高起来,大家的话也多了起来,每个人都说着家乡的中秋风俗。忽然邻班响起吉他和歌声:“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不一会儿,全连都唱起了这首歌。唱着唱着,战士们眼中的泪光越加明显。

  月已上中天,我依然没有睡意,独自走到营房边,点上一只烟,望着远山恍惚的影子,心里有一种东西在涌动:年迈的爷爷奶奶此刻是否在赏月?肯定在牵挂从小抱大的我吧。父亲在喝酒吗?母亲今年又烙了我爱吃的饼吗?小弟调皮地和妹妹在争抢苹果吗?他们都在想我吗?泪已悄悄地滑下……

  熄灯号早已响过,无眠的我枕着月光,思绪早已飘向遥远的家乡…… 

  此文转载自年《华夏酒报》再发年《宝鸡日报》。

这是一篇旧作,完成的一篇应景约稿,十年后的年再次发到宝鸡日报开辟的博客副刊版,今年的中秋遇到连阴雨,就把此小文奉献给大家,祝愿大家节日快乐。

母亲的石榴树

◎王宗仁

  我出生在八百里秦川北塬上的长命寺村,只有36户人家的一个小村庄。长命寺有历史记载,嘉庆志载:“长命寺在县东三十里,唐时建,相传石上有彭祖足迹。彭祖,史有其人,他是陆终氏的第三子、帝尧时的大臣,经历舜、夏时代,殷封于大彭。所以是传说中的长命寺星。民间有‘彭祖活了八百岁,不及老佛一觉睡’之说”。原寺规模很大,曾发展为东、西、王三寺。村即以寺而名。我曾在长命小学读书,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学校门楼匾额上,“彭祖古迹”四个字赫然在目,现已毁之。

  我说长命寺史话,因为它与母亲的石榴树有关。

  有一天,母亲兴致勃勃地从长命寺带着一簇正待发芽的石榴树枝回到家里。这树枝是住寺的道人普师赠送,那棵百年石榴树是他培育的结长命果的树。普师小院内那棵石榴树叶茂果繁,多少人享受过这正果。母亲跟随普师信佛行善众人皆知。石榴树在我家院里向阳的墙角下落根后,母亲为它筑起篱笆墙,浇水,施肥,从不慢怠。每逢初一、十五,还要点香叩头,在她眼里石榴树就是佛。

  记得是年初夏,我从青藏高原调往京城工作,路过秦川顺便回乡探亲,正逢石榴树第一次挂果。奇怪的是,树上只有孤零零一颗果子。村里人说,母亲听说我要从藏地回家,特地留下一颗果子。其余的满树石榴都被母亲分送给各家各户了。我手捧着成熟得饱满的红红的石榴,心里奔腾着激动,幸福!

  母亲留给我的这颗石榴,我带到北京后一直舍不得吃,精心地保存在一个盒子里。说句心里话,从得到石榴的那刻起,我就没有打算吃掉它。我只是想着留它在身边,就是母亲的影子伴随着我。至于它能伴随我多久,最终怎么处理,我也说不清楚。当年金秋,我重返高原,也把它带在身边。心里的谱儿是,母亲随儿子走一趟青藏公路,好让她看看儿子舍不下的高原是什么样儿。儿子的身体,母亲的精灵,相得益彰闯青藏,别有一番情趣。人的想法会在千变万化的客观事实面前作调整。那天,我到了唐古拉山兵站,在和站长吕传銮交谈中得知,在这个海拔多米的冰雪世界里,官兵们一年中难得见片绿色,也听不见一声鸟叫。他们的眼睛发涩,耳膜增厚。有些兵实在熬不过这难耐的荒凉和寂寞,到了夏天便请假到昆仑山下的格尔木城去看树,他们抱着树呼唤远方故乡的娘痛哭一场。我听了吕站长的讲述,心里疼了好久,我理解这些兵的无奈。于是我便给吕站长讲了我随身带着的这颗石榴的故事,断然决定将石榴留在唐古拉山兵站,让雪山上的官兵们闻闻八百里秦川长命寺的果味香,也算是替母亲献了一份爱心。当然,我非常清楚,唐古拉山的风雪依旧咆哮着,世界屋脊上的严寒依旧笼罩着兵站的小屋。但是,毕竟有一位远方的母亲伸出温暖的手,抚摸着高原战士衣褶里的六月雪。

  后来,那颗石榴的结局会如何,吕站长没有告诉我,我也没有打问。不必去问。

  我家院子里母亲栽培的那棵石榴树,长得越来越旺盛。只是已经不是一棵树了,而是两棵。那是从第一棵树的根部生发出来的一枝新芽,没有三年就出脱了差不多与母树一般高的个头了。母子石榴树。每年石榴挂果的季节,满树的石榴从枝叶间露出肥胖的身体,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村子里一些淘气的顽童总会偷偷溜进院里摘石榴。母亲便搬来一把坐椅,坐在树下一边干着针线活,一边防着孩子们糟踏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果子。等到石榴熟透了,她便摘下装在篮子里,挨家齐户送给大家尝鲜。当然,还有一件事她是不会忘记,就是要留几颗石榴等着我探家的日子…

王宗仁,当代散文家,当代作家,家乡为陕西,扶风人,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年毕业于陕西省扶风中学。年应征入伍,历任汽车七十六团政治处见习干事、书记,青藏兵部宣传处新闻干事,总后勤部宣传部新闻干事、宣传组组长,总后勤部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主任,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年开始发表作品。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年中学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任汽车教导连学员、汽车驾驶连副驾驶员、文化教员和营部文书、团政治处书记等。年调任总后勤部青藏办事处新闻干事,年调任总后勤部宣传部新闻干事。年后任宣传部创作组创作员、创作室主任,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年在《陕西文艺》发表散文处女作《陈书记回家》,年散文集《藏地兵书》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迄今共出版散文、散文诗和报告文学专集3部。

打麦场那年月圆月饼香◎杨宏祥

深秋多雨,我在家看书玩手机,也好陪八十五岁的父母谈话聊天。妹妹来了,带好多五仁馅的月饼,母亲说,今天初十留十五献月亮,妹妹说,妈,这是名牌馅好香甜,十五再买更好的。看着月饼,不由我想起从前的岁月……

八月十五,那是小时候向往的节日。明月如镜在清凉的夜空滑行,秋虫轻唱,黄菊吐香,院子里堆满了刚扳回来的玉米棒,一串串火红的辣椒在房檐搖晃,院子里的枣树已红了多半,门前的柿子染成了金黄,母亲早已在院子里摆上小饭桌,木盘里整齐的堆放着大红枣,暖熟的柿子、葡萄、黄元帅、红玉苹果、水晶月饼,还有刚出锅的冒着热气的嫩玉米和红薯。然后放一精致的小香炉,虔诚地插香叩拜,一缕青烟在夜空飘荡,中秋夜在几种浓香里弥漫。这时我叫上弟妹,爬在小屋的窗户上,用小手将窗户纸扣一个洞,窥视着月亮吃月饼,那时最难熬的便是等母亲摆放好这些美食。月亮从东岭上慢腾腾地爬起,我等不急了就跑到门外的小土堆上专门去催。母亲笑着告诉我:月亮要管全村和全天下,她得去每一家,所以走得慢嘛!从那以后,我羡慕月宫里的嫦娥姐姐,她多有口福,会留好多月饼天天吃,因而小时候的梦里全是月亮和月饼。

为了能吃上中秋的月饼,常傻傻地等,有时会在院子里睡着,母亲叫醒我就用乳牙使劲咬一块,不知是当时咬的多还是月饼小,往往才几口下肚,就只能舔手指头了。母亲常说月亮吃了让我吃,可我经常找了半天也没有发现嫦娥姐姐的牙印,后来才明白神仙跟凡人不同,当然我一个乡下小子肉眼凡胎是看不到的。

时光飞快的流逝,我渐渐长大,对月亮情有独钟,爱读关于月亮的文章,爱唱月儿的歌曲,每年中秋节帮母亲摆月饼和水果,常独自望着圆月想心事……

一九八二年五月,父亲在西瓜地里得了病,据说是田里的黑线鼠传播的出血热,在五里外的卫生院昏迷了两个星期,全身发紫,生命垂危,多亏了大舅(军医)一个星期的观察治疗。当时正值包产到户,分田单干,哥在北京读大学,姐姐刚出嫁,妹妹上初一,弟弟上小学,我备战中考,母亲一个人在家里地头,医院床前来回奔忙,每当看到她疲惫的身影,我就忍不住泪流两行。地里的麦子要用木镰收割,再用架子车拉回场上起摞,碾打,凉晒,还要用人工点播玉米。当年我十七岁,好多农活不熟练,耗时费力得做着一切,常常手脚起泡疼痛难忍。医院呻吟,母亲日夜劳累,弟弟欢快的树上树下象个猴子。书,我是不想读了,家已千孔百疮,捉襟见肘。四十多岁的母亲已满头白发,生而为子应有担当,读书再多又有何用?母亲不识字,但她知书达理,独具慧眼,说什么要我读高中,那年那月我几夜未眠。

八二年中秋节,父亲久病虚弱,母亲里外忙碌,我所在的学校在十几里之外的乡村豆会,周三回来揹馍,常帮母亲家里地里,等去学校时已霞光满天,夕阳落山。母亲虔诚认真的做着每一个动作,放好各种水果,自产的什物和她自制的月饼,由于父亲大病一场,家里欠了不少外债,医院工作,住院的所有费用都由舅舅垫付,每日三餐都用舅舅的饭票。母亲是中国传统女性的典型代表,她善良,贤惠和吃苦耐劳的把所有一切都担当传承。她十六岁进了杨家,当时祖父四十二岁病故,祖母三寸金莲,父亲兄弟五人,小叔只有一岁多,常是父亲抱着跪乳于羊。母亲每天默默地做着一切,由于过度的劳累,先后夭折了三个孩子,做了两个孩子的奶妈。母亲的厨艺不错,干净利落,面筋馍香,尤其在那艰难的岁月里能用各种野菜杂粮做出美味佳肴,为此,我的诗作《怀抱炊烟的母亲》被中国诗歌报吉林榆树的青青草老师深情诵读。

儿时我是一只小鸟

快乐的穿梭在树梢

怀抱炊烟的母亲

烹煮着童年的味道

国穷家困的年代

母亲变换着一日三餐的美味

野菜杂粮巧妙搭配

几个单一合理蒸煮

我在母亲袅袅炊烟里入梦

梦里都是蓝天白云

怀抱炊烟的母亲

岁月已把满头乌发霜

染成天上的白云

八十五岁的母亲艰难蹒跚

曾经的天空己烟消云散

儿女的心头永远是缕缕饮烟

您拣来雨后彩虹中的地衣

您採来早春的苜蓿

您把槐花的清香弥漫厨房

您把金秋熬成苞米的醇香

您把腊月在红薯白菜和萝卜粉条里蒸煮焖烧

您用五色杂粮酿出浓香

您把生活的清淡发酵成思念的久远

您和父亲用架子车把五六十里的北山搬运了几十年

在它燃起的炊烟里饥寒温暖

把生活的五味蒸煮

把人生的百味熬成

怀抱炊烟的母亲

烟熏火燎中憔悴

腰酸背痛里劳累

娘啊

您怀抱里的炊烟

己弥漫成儿心头的整个乾坤

您是孕育一切的母亲

那年父亲大病初愈,虽然生活拮据,但全家人心情不错,母亲从中午就开始精心地准备馅料,都是自家产的,核桃仁、黑白芝麻、冰糖、红白糖、桔子皮等。八岁的弟弟高兴的跑前跑后,还嘴里哼着刚学会的歌谣:

八月十五月儿圆呀

妈妈为我打月饼呀

月饼圆圆又香甜呀

一块月饼一片心呀

如今哥远在大洋彼岸,弟读了博士做了大学院长,教授,妹妹时常在外演出,我一直在家陪着父母,娶妻生子,栽植果树。母亲手脚不灵,我和妻子摆好每年的月饼,月亮还是从前那么明亮,夜还是从前那么宁静,可包裹几层的月饼怎么都吃不出母亲当年做的味道。

母亲从前献月亮,乞求风调雨顺,全家安康。母亲现在常望月,想着国内外的儿孙,我看着她的满头白发在银色的月光里轻轻的飘起,我望着今夜的圆月,心想嫦娥一定会知道我的一切。

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淌

纷杂的世界在夜的温柔里安祥

母亲的纺车转动着日月

母亲的针线缝补着冷暖

月亮如歌轻轻的吟唱

锅碗瓢盆发出美妙的琴声

缕缕炊烟飞溅着火星

案板上是母亲揉搓的温情

月光下的画朦胧迷人

母亲用爱编织一幅幅美景

家是母亲一生的梦

母亲的汗水里是美丽的彩虹

月光下的母亲鬓发如银

拐杖里敲打八十六个春秋

月亮在白云间慢慢滑行

走的再远都会看见月光里的母亲

中秋夜在月光里飘荡

月饼的香味年年悠长

那是岁月的酝酿

那更是娘的深情和儿女的思念与歌唱

.9.20原稿

0.0.2修改

杨宏祥,网名鸿翔,扶风南阳人。扶风县作协会员,有诗文在多家媒体平台发表。在黄土里继续后稷和公刘传奇;于周风古地和诗经之乡拣拾和探寻散落的珍珠……

环卫工请品尝一下月饼

◎闰土

农历八月的天阴雨绵绵

细雨夹杂着树叶

吹落在小巷大街

环卫工在清扫残渣叶片

八月的天阴雨绵绵

雨水淋湿了衣额头上冒着虚汗

要不是志愿者送来月饼

他们还不知道中秋节在那一天

月饼包裹着情思

里面青红丝冰糖萄葡干

看着志愿者送来礼品

让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

环卫工

工作不分晴天雨天酷暑严寒

为了城市靓丽干净

披星戴月不分昼夜的干

中秋节来临

手拿着包装精美的月饼

在树荫下享受

志愿者送来这人间甜蜜的美餐

中秋月饼香甜啊香甜

嫦娥后异也低头观看

靓丽干净美好的城市

多亏这环卫工任劳任怨的干

一块块月饼一颗颗心

把心意送给最可爱的人

这是志愿者的真情

也是发自内心的呼喊

闰土,本名杨润杰,农民,陕西扶风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职工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杂文散文学会会员、扶风县作家协会会员、扶风县文联副秘书长、扶风县读书协会会长。年出版散文集《一把苜蓿菜》。年参加省文学院举办的《关中片区》青年作家培训班。

一颗纯心挂天中

◎程忠武

借十五的月光

捎给你一颗心

偷偷的思念

一晃几十年

秦岭山的深处

有拥抱的留影

松树上刻着爱你

不信去查证

小河边

石桥上有足印

青涩的爱幕

拉开来又太重

公路边的代销店

仅剩一个带心的月饼

钻进树林里

口对口啃着香死人

你是冰清玉洁

我是情窦童贞

有贼心没贼胆

甘当护花神

包办婚姻害人深

父母用命逼结婚

封建思想做了崇

棒打鸳鸯两地分

今逢中秋月儿圆

佳节抒发明你心

顺寄一盒月饼

一颗纯心挂天中

中秋节感怀

月饼镶嵌着秋的果香

送走一年光荫

回忆中双眼朦胧

三年前的电影

八月十四的早晨

妈妈昏倒在院中

抢救终因

脑溢血过量而遗恨

看着未送给母亲的月饼

想起几十年前的艰辛

逢年过节买不起礼品

走亲访友路难行

吃不起菜

割不起肉

孩子们看着同伴穿的新衣服

扑闪着眼睛问父母

八月十五最难场

三个孩子要月饼

东揍西借开了荤

廉价月饼一扫空

孩子们舔着手心的月饼渣

心底淌泪恨无能

八十年代想打工

经济萧条顾自身

一年守着几亩地

麦子仅卖一毛几

天旱无雨没收成

吃了上顿愁下顿

务了二亩苹果树

常年累月勤耕耘

秋后要上特产税

白务一料无产能

公社组织工作队

抢粮拉牛很平常

值钱家具一齐端

谁敢违抗拳脚上

交完公粮要购粮

粮站红火农人忙

排队领号人挤人

汗水顺着沟渠淌

忙完一料又一料

自给自足都难保

辛苦一年又一年

日子越过越潦倒

号角吹响民振奋

两千年里吸教训

风调雨顺收成美

农人勤耕露笑容

芝麻开花节节高

生活富裕换旧貌

脱贫攻坚注活力

乡村振兴民享乐

村村盖的幸福院

老人生活有保障

村容村貌广场舞

干净整洁笑声浓

大病救助有医保

老有所依是社保

国强民富政策好

齐心协力龙飞跃

想起母亲半生贫

幸福生活无福用

心存思念留遗憾

月饼迟送天两层

中秋佳节倍思亲

祭月更祭父母心

十五月亮圆又圆

祖国强盛家繁荣

程忠武,网名三霄蟠桃园,陕西扶风县人。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扶风县作家协会会员,扶风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喜欢读书,热爱习作。

歌词:中秋快乐

◎杨公劳

中秋快乐,中秋快乐

阖家团圆,坐酒桌

享受今天幸福的生活

中秋快乐,中秋快乐

手牵手啊,唱着歌

歌唱我们美好的生活

中秋快乐,中秋快乐

喜事多多,喜事多

祝福我们的家和国

祝福我们的家和国

以上再重复一遍

.9.6.7作

杨公劳(杨功劳),年2月生,扶风法门均谊人,原生态诗人,县作协会员。

记忆中的运动会

文/段爱锋

  掐指一算,做老师已经十多个年头了。几乎每年,学校都举行一次运动会。在这期间,有时候我是工作人员,有时候我是服务人员。因为我是班主任,要服务好班级的所有运动员。尽管忙的不亦说乎,但是心中不是那么激动,毕竟我是为了学生而工作。尽管有时候我们班的某个同学某个项目比赛得了第一名,上台领奖时也是一丝丝激动。这时候,我只是一种欣慰与赞赏,永远回不到我当初运动会的砰然心动。

  我上高中是在洛南县古城中学。每年的秋季,这个学校都要举行一次运动会。我在的高一(3)班是文科,女生较多,男生少,所以运动会几乎没人报名。班主任高老师上完课总是苦口婆心地劝说,但就是没人报名。你想想,那么大的学校,一个班级没人参加运动会,班级肯定要受到其它班级嘲笑的,班主任肯定要被校领导谈话的。

  下周运动会就开始了,我们班运动会还是没人报名,每天看到班主任的焦虑和无奈的表情,我竟然有种可怜的感觉。一天下课后,我到了高老师的办公室,说了我的想法。当是高老师大吃一惊,看着我瘦小的身材,苦笑着说:“我们班身高马大的人都不参加,你估计不行吧。”我坚定地:“老师,虽然我瘦小,但我出生农村,从小跟父母下地干活,锻炼下了,绝对没问题。”高老师眼里立刻升起了一丝希望,像傍晚的夕阳,温和地说:“爱锋,那你想报什么呢?”“高老师,我报米长跑。高老师听到我报长跑,嘴巴惊得像一顶满月,但立刻鼓励说:“你能参赛,老师很高兴。但记住,尽力就行。实在坚持不住就下来。”就这样,我立刻离开了班主任办公室。

  很快到了运动会的日子。一大早,学生们把自己的凳子都搬到了运动场,按顺序坐好。操场上,彩旗飘飘,音乐阵阵,给人一种亢奋的感觉。

#SPORTS   早上八点钟,运动会正式开始了。先是开幕式,前面是四个运动员托着本届运动会的会旗,后面是我们学校的校旗;紧接着,就是学校的社团方阵和锣鼓队。担任锣鼓队的都是学校的老师。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我们的政治李老师和地理王老师。随着铿锵有力的打鼓节奏,他们脸上的微笑,像初升的朝阳,很美。最后是各班的运动员入场。当我们班只有六名运动员,声音洪亮地喊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时,下面的观众发起了嘲笑声。当时,我就在这六名运动员中间,很羞,但心想,哼,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六个都拿了冠军,让你们这些狗眼看人低的兔崽子瞧瞧。   开幕式结束,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就开始了。我的米长跑是第三天。前两天我不是忙着写宣传稿,就是忙着服务班级比赛的运动员。虽然我们班的比赛不是最好的,但是我们班的通讯稿是播放率最高的,教语文的班主任高老师很是欣慰。   第三天一大早,我吃了营养丰富的鸡蛋和牛奶,然后在操场连跑了一圈。比赛正式开始了,班主任和其他同学一一和我击掌,齐声鼓励道:“爱锋,加油!”随着一声枪响,运动员争先恐后地跑起来。由于是长跑,操场要20圈,刚开始都不是很快。#SPORTS   第一圈我在第五名,到了第二圈,我成了第十名。班主任和班长王燕着急地绕着操场不陪跑。到第四圈的时候,一个同学和我抢道,拌了我一脚,由于失去平衡摔倒了。摔倒的时候右胳膊着地,顿时我觉得一阵生疼。班主任赶紧把我扶起,拉到一边,这时其他同学也围观过来了。班主任心疼地说:“爱锋,咱不跑了。”我望着起了大包的胳膊,咬了咬牙,坚定地说:“没事,我要跑!”   就这样,我又加入了长跑的队伍。由于刚才的耽搁,一下子我落到了2名,参加比赛一共是40名同学。我心想,为了班级,为了班主任和同学们,一定要努力。慢慢地,我超过了十一,十.......在最后一圈的时候,我竟然得了第六。   长跑是奖励前八名。当我拿到奖状的那一刻,我激动的哭了。全班同学们给我热烈的掌声。在那次运动上,我们班级拿到了“精神文明奖”,全班同学都很满意。   运动会后,我的胳膊一直疼了十多天。医院检查,医生说是骨头错位,只能静养。从那以后,每每天气突变的时候,我的胳膊就疼。但我很欣慰,它让我想起了曾经的运动会,想起了曾经拼搏的美好芳华。作者简介段爱锋,陕西洛南人。毕业于苏州大学,就职于托里县第一中学。工作之余,酷爱文学。苏州作协会员,《大西北诗人》签约作家,《中国诗歌网》认证蓝V诗人,《中国作家网》认证作家,《大东北诗刊》诗评审。出版散文集《再见,我的前半生》。人生格言:教好学生,写好文章,行好事,做好人!中国散文学会关于开展“记忆中的运动会”主题散文征文启事#SPORTS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于年9月5日在陕西省西安开幕了,每一场运动会无论是在现场观看还是在媒体观看,运动员的飒爽英姿及拼搏精神等都会让我们热血沸腾,都会激起我们的运动会情怀。为了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落实体育强国战略、建设富强人文健康的理念,中国散文学会特举办“记忆中的运动会”征文活动,请拿起你手中的笔,撰写一篇关于“记忆中的运动会”主题文章,向中国散文学会投稿。

征文要求:

.围绕“记忆中的运动会”主题,以观众、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志愿者的视角来写都可以,有照片更好。可写自己记忆中的运动会发生的有趣的事,可写自己对某项体育运动的热爱与执着,可写自己所追逐过的某位体育明星;也可讲述您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追求健康生活、提升生活品质中个人感悟;

2.作品内容须与主题相符,语言洗练流畅,情感真挚、言之有物、积极向上、有一定的文学艺术性。必须是原创作品,如因抄袭、盗用他人作品等情况产生著作权纠纷,由作者本人负责。字数在字以内。请以正文粘贴加word文档附件的方式投稿,文后须注明作者真实姓名、00字内简介、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