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礼花 >> 礼花前景 >> 正文 >> 正文

这就是陕北方言

来源:礼花 时间:2023/5/9

近期的一篇推送

中国首部方言纪录片《陕北话》热播

俗世妙趣中窥见方言底色

粉丝们看完直呼:

“陕北人表示,这很陕北!”

今天小编终于集齐了剩下3集,

这就为大家奉上

陕北,沟壑纵横,豪迈粗犷

生长在这片黄土地上的陕北人

率性、张狂,一举手、一投足

都透露着生命本真的底色

而饱经岁月雕琢的陕北方言

格局大、底蕴足,直白而风趣

是镌刻在陕北人基因里的永恒记忆~

01

舌尖美味,滋润了陕北方言

高寒少雨的陕北高原,不适宜大米和小麦的种植,却给了谷、黍等杂粮无限的生长空间。

勤劳智慧的陕北婆姨,把这些杂粮变幻成种类繁多的主食和小吃,给了陕北人舌尖上的美味,也滋润了陕北人的口语方言。

黄酒

山村里的陕北人,到了冬天必做黄酒。这种用软黄米加工成的酒酸甜适口、消腻暖胃,是冬季佐餐的好饮料。贺敬之曾在他的《回延安》诗中赞道:“一口口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足见米酒的引人之处了。

洋芋擦擦

洋芋擦擦又名“洋芋拨拉”“洋芋库勒”,做法简单,先将土豆擦成扁平长条,然后裹上面粉上笼蒸熟,再以热油爆葱花等清炒,拌入醋蒜、油泼辣子等佐料,酸辣咸香,酥绵可口,令人百吃不厌。

黑楞楞

土豆磨成沫去除淀粉,然后做成圆球状,放入锅内蒸熟,蒸好的黑楞楞呈半透明状,冷却后成暗灰色或灰黑色,这或许就是黑楞楞名字的由来。蘸上调好的蒜水,吃起来口感筋道,回味无穷~

鸡蛋泡泡

刚出锅的鸡蛋泡泡,外酥内柔,口感绵软香甜,可以搭配羊肉泡馍一起食用,或者是下火锅、当配菜,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碗坨

荞面仁加水渗透碾成糊状,过滤去渣盛碗入笼,旺火蒸熟,晾凉后脱出成坨,所以叫“碗坨”。吃的时候切成片,越薄越好,加麻辣羊肝汤和调料汤,清爽利口。

02

民间艺术,雕刻了陕北方言

厚厚的黄土地,红色的革命圣地,传统文化与历史的积淀共同孕育了极赋陕北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

剪纸

陕北有句民谚“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陕北的婆姨们就是凭靠一把剪刀和一张红纸铰出了一片喜庆吉祥与红火热闹。

农民画

安塞区是年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安塞农民画以剪纸为造型基础,借鉴刺绣的色彩,构图奇美,想象力丰富,手法大胆,被誉为“东方的毕加索”。

腰鼓

雄浑的鼓声,振聋发聩,抖动的红绸,艳如火炬!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让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叹为观止!

现下,陕北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推行四进课堂活动:剪纸进手工课、农民画进美术课、腰鼓进体育课、民歌进音乐课。

这种文化继承,是最强的生命力,是情感寄托的家园,如同枝蔓,不论走得再远,都有根的牵绊,让后辈们能在传承与创新中观照回望,赋予陕北方言更多新的理解。

03

民俗活动,扮靓了陕北方言

腊月伊始,陕北已然沉浸在浓浓的年味当中。元宵节,是这场盛大仪式的尾声,也是正月里压轴的高潮部分。

转九曲

转九曲又名“九曲灯阵”“九曲黄河灯阵”“九曲黄河阵”,在大多陕北人心中,转九曲是神圣而惬意的活动,人神共乐,必定会心想事成。

“九曲”像个城廓,又似一个迷宫,没有重复路径。夜幕降临,盏油灯同时点亮,锣鼓唢呐齐奏,秧歌队打头进入九曲连环阵。

人们秉烛夜游,祈福岁岁平安,风调雨顺。

打铁花

打铁花又叫“铁水打花”,是流传于米脂民间的传统焰火表演,也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所谓打铁花,即将生铁熔化成铁汁,然后将铁汁抛起,以击打技法,撒向空中,如天女散花一般,形状千变万化,形如今天我们观赏的礼花,甚是美丽壮观。

铁花虽然好看,但表演起来却惊心动魄,极具危险性,打铁花用的铁水要达到℃~℃!

这项古老的绝技,打造出璀璨浪漫的景象,让人群中一次次发出赞叹!愿它能给更多的人带来别样的喜庆和欢乐,也愿这样古老的民俗活动能有更广阔、更长远的发展空间。

岁月流转,黄土高原上的日子年复一年。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的农民,把双脚踩在地上,汗水滴到土里,他们敬畏自然,尊崇历史,不经意间就留下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把时间酿成酒,他们把幸福唱成歌……

这就是陕北

这就是陕北人的一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