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礼花 >> 礼花前景 >> 正文 >> 正文

唐钧烧制技艺研究

来源:礼花 时间:2023/5/9

唐钧起源于我国唐朝,是唐朝陶瓷行业的一个全新的种类,唐钧的制作工艺及完善,在艺术形象上也有着极为独特的标识,并且为我国陶瓷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作用。

唐钧在造型上主要有水注类、罐类、腰鼓类等,体现出丰富而又鲜明的器物特征;唐钧在施黑釉、黄褐釉等底釉的基础上,饰以月白、天蓝彩斑,利用氧化物呈色原理创出了由单色釉向多彩釉转变的陶瓷装饰技艺,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烧造唐钧所用原料一般取自鲁山本地,主要有火石坡土、本药、草木灰等,经过釉料配制、施釉、装饰、烧制等工艺,最终呈现出乳白、天蓝彩斑及拉丝釉等装饰性很强的艺术效果。唐钧在当代的复烧和仿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

一、唐钧概述及其主要特征

1、唐钧概述

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中外文化交流广泛、频繁,这样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给中国陶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唐钧”便是这一时代陶瓷技艺的一大创新。唐钧在唐代被称为“花瓷”,由之其又叫“唐花瓷”。

唐钧是中国最早的高温窑变釉,也是世界陶瓷史有实物可证最早的分相釉。唐钧艺术主要体现在釉色外观装饰方面:在坯体上施黑釉、黄釉、黄褐釉或茶叶末釉,再在其上点缀灰蓝色或乳白色斑块及条纹釉,经过高温烧制,呈现出光彩夺目、如梦似幻、气韵天成的蓝白彩斑和拉丝效果。

唐钧的主要产地在河南省鲁山县,其附近的郏县黄道窑以及禹州神垕的下白峪窑、苌庄窑等也有生产。唐钧器物造型主要以壶、罐、瓶、腰鼓、盘、碗等生活用品为主。

唐钧首开中国陶瓷高温多彩釉之先河,而且其与宋代钧瓷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对宋代钧瓷的产生具有内在影响,或者可以说其就是钧瓷的前身。因此,唐钧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唐钧的特征

首先是水注类,唐钧水注类器物主要是执壶,兼有其他注流器物种类,其胎体厚重,器腹鼓圆,平底,施釉不及底。唐钧水注类器物在造型上形制变化多样,兹依部位区别细分如下:从口颈部看,分直口和喇叭口两种;从口沿处看,有折口沿、卷口沿、花口沿和直口双唇沿四种;从注流口外观看,有平口流、棱口流及兽形流三种等。

其次是罐类,唐钧罐按罐系的装饰形式又分为无系罐、双系罐和多系罐三个系列,系的造型又分对称状双系、竖条状或双股并列状系,还有与肩部平行的环状系等式样。不同样式的系与罐体相互衬托,相辅相成,使唐钧罐类造型充满了安定与生动的形式美感。

最后是腰鼓类,腰鼓是唐钧的代表性器物,其简洁大方的形体及奔放绚丽的彩斑透射出唐代社会蓬勃兴盛的气象和浪漫主义情怀。唐钧腰鼓按造型分为中细两端碗口形、中细两端收口形、中细两端喇叭口形、中细两端直口形等式样。从装饰上看,弦纹是唐钧腰鼓造型艺术的点睛之笔,弦纹破釉而出,与形体相辅相成。

二、唐钧的艺术特征以及工艺特征

1、唐钧的艺术特征

唐代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的盛世情景反映到瓷业发展上,呈现出一派蓬勃兴盛的局面。其中,邢窑白瓷和越窑青瓷代表了南北瓷业的最高成就,形成了“南青北白”的陶瓷时代格局。

同时,唐代窑工不墨守成规,敢于大胆探索,勇于尝试,不断推陈出新。这种成功利用不同氧化物呈色各异的原理创出的由单色釉向多彩釉转变的装饰工艺技术,成就了唐钧,形成了唐钧独特的艺术风格。

2、唐钧的工艺特征

唐钧窑炉属于平焰式窑炉,就地挖窑,窑后设置烟囱,并不刻意追求火焰的氧化或还原气氛,而是以釉子的融化成熟为目的。唐钧的底釉药就源自鲁山本地的一种天然黑釉配方,其主料取自一种铁、钙含量很高的暗黄色块状黏土,同时其还含有硅、钴、铜等多种元素。

唐钧制品在高温焙烧过程中,白色彩斑与黑色底釉在高温烧制中相互反应,若是氧化气氛形成乳白斑,在还原气氛下则形成蓝白彩斑,如果欠烧会使彩斑不融熔而形成呆斑。唐钧的成熟温度在℃±30℃。唐钧的工艺特色主要体现在釉色与斑块的结合上面。

首先看唐钧釉色外观特征的呈现。其一为黑地乳白蓝斑釉。这种唐钧外壁施黑色底釉,表面涂蓝白彩斑,内壁施深浅不一的黑釉,偶见蓝、白彩斑。其二为白底黑褐斑釉。唐钧外壁施月白色或灰白底釉,涂抹黑色斑釉。其三为黄底乳白斑釉。

唐钧外壁施黄色或黄褐色底釉。其次看唐钧彩斑装饰形态特征的呈现。其一为固定斑,又称死斑。器物上装饰的彩斑形态固定呆板,无流动感。其二为流动斑,又称活斑。

器物上装饰的斑釉具有流动性,呈现弱流动和强流动两种状态。弱流动斑稍有流动,厚釉聚集处多为灰、白色,斑釉聚集较薄处呈蓝、灰等色;强流动斑由灰白和蓝灰彩斑相互交融流淌而成,多呈拉丝纹状外观。通常情况下唐钧釉斑流动性较强,具有丰盈灵动的装饰效果。

其三为爆花斑。器物上装饰的斑块流动性不强,底釉与斑釉相互交融渗透,呈团形礼花状态。边缘为灰蓝色,中间呈灰白等色。

三、复仿唐钧烧制技艺之探究

随着唐钧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的被发现和发掘,其市场价值也日益显现,一些陶瓷艺人开始探究唐钧烧造技艺,尝试复烧和仿烧唐钧。

1、唐钧底釉的制作工艺

首先是备釉。将配好的底釉原料与球石及水按1∶1.8∶1的配比装入球磨内,研磨10个小时,再通过目筛筛好,储存备用。

其次是浸釉。先量好摩尔浓度为50℃的釉浆,搅拌均匀后,将清扫过的坯体浸入釉料中,片刻后取出坯体。釉层吸附的厚度以釉浆浓度的大小和浸入釉浆时间的长短来决定。

最后是淋釉。把形体过大的坯体放置在转轮上转动,然后用盛满釉浆的容器由上而下地把釉浆浇淋在器物表面。釉层的厚度若达不到所需厚度,可重复浇淋,直至达到要求。

2、唐钧斑釉的制作与装饰工艺

将配好的斑釉原料与球石、水按1∶1.8∶1的比例装入球磨内,研磨10个小时,再通过目筛筛好,储存备用。先将摩尔浓度为65℃的唐钧斑釉浆液量好,然后把施过底釉并充分干燥后的坯体放置在工作台上,采用点、涂、抹、刷等手法施出所需的斑纹形状。

如果涂抹的厚度达不到工艺要求,可再加涂抹,但必须等装饰的釉层充分干燥后方可进行;否则,容易引发釉层的鼓泡、翘皮和脱落,造成唐钧制品的生产缺陷。

3、唐钧的烧制工艺

在0.5m3的天然气烧炉中烧制唐钧,采用氧化焰及弱还原焰的烧成气氛,可以达到较好的预期效果。

施釉干燥的坯体装入窑炉后,点火缓慢升温。此阶段如果升温过快,易使坯体收缩不匀而造成开裂等缺陷。用1小时左右时间把温度控制在℃左右,这时,排出了坯体的机械吸附水,后用2小时升温至℃,排出坯体结晶水,方可合门升温。

再用3小时把温度升至℃,然后平抑窑炉内上下温差,为唐钧底釉与面釉的混合融熔做准备,最后用4—5个小时匀速升温到—℃。

此阶段唐钧底、面釉层中产生大量气泡,随着温度的升高,这些气泡从底釉层向面釉层运动,后鼓破釉面外溢,与面釉形成一种局部搅拌作用,促使底釉与面釉相互渗透,相互熔融。在高温作用下,面釉向下流淌移动,与底釉混融,形成自然流纹。其斑纹色彩繁复多变,相互掩映,形成美妙生动、对比醒目的釉面色彩和形态。

总结

唐钧作为唐代陶瓷艺术的一朵奇葩,开创了单色釉向多色彩釉发展的新纪元,对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宋代钧瓷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唐钧在烧制技艺上呈现出发散性和包容性,不仅自身拥有较强的技术创新和吸纳能力,能适应不同时代社会或市场的需要而不断向前发展,而且对包括钧瓷在内的其他瓷种的发展也有重要借鉴价值。以上,就是唐钧烧制技艺研究的全部内容。

参考文献

《乐府杂录》

《唐朝贡瓷:段店窑鲁山花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512.html